前几日清明节回老家,发现老村里仅存的70、80年代的三处老土房已经被全部推平,说是政府说都属于危房,不能保留了,全部被推铲为平地,老村里连一间老式的土房子也看不到了,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
老村里再也看不到土坯草房的踪影,以后的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泥土茅草还能建造房子!会盖草房子的“矛将班”手艺人肯定是后继无人,自此失传了!有谁还能记得土坯茅草的房子是怎么建造的吗!
泥土草房的建造是一个非常漫长复杂而又辛苦劳累的过程!
我们那里的泥土草房用的都是麦草,70年代有哪家盖房子都是有生产对统一安排出工,是生产队出公分,不要主家出工钱的,主家安排好材料就行了,那时候建房所用的高粱杆和麦草都是生产队里的,主家只管挑拣好准备着就行,用了建房的麦草,等以后队里分柴草的时候扣除就行了,麦草高粱杆也不用主家出钱的,那时候建房有全泥土建造的,也有少数富裕些的,会在墙根处用上7层或9层的青砖做底。
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那几年,分地到户了,人们也富裕了点,那时候建的土房就稍稍好了些,那时盖的叫做“海青房”,就是下面15层左右的窗台以下用青砖磊墙,中间用泥土,上面的几层檐口和山墙用里土坯外青砖的混合包面磊成,里面的土坯是特制的带豁口的,刚好能咬合外面的青砖,屋面的下方从檐口开始,排列三路或五路瓦片,瓦片以上再用麦秆铺面,这样的房子看起来也是非常洋气的。这个时期没有生产队了,盖房都是请村里人帮忙的,主家一天管三顿饭吃,也是不用付工钱的。麦草高粱等材料也是自己地里种植的。
在我们当地,80年代之前,全村基本上是没有瓦房的,都是泥土麦草的房子,堂屋基本上都是三间屋子两挂梁的模式。我就是在79年亲自参与建造了自己的三间“海青房”的,又在十几年后的95年,推掉重建了一栋两层小楼。应该是83或84年之后,村里基本就不在建造泥土麦草的堂屋房子了,年轻人结婚用的新房,都流行了红砖建造的三间瓦房了,偶尔只有用土坯麦草建造厨房或偏房什么的。
土房建造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土、大梁、檩条、门窗、高粱杆、麦草。这些要通过一年多的准备,首先是砖和土,不用砖的就直接用土就可以了,要把荒地里的土拉到宅基上,然后是麦草,麦草分麦秆、麦秸、麦糠,在收麦子的时候都会准备好,麦秸和麦糠各家都有,就是麦子打下来,各家都堆积了麦草垛子,下面是麦秸上面是麦糠,最上面做成半圆的弧形,用泥糊子抹好后,下雨也不会漏湿了麦草,这就是一年用于喂牛的饲料了,盖房子时麦秸用于和泥的时候掺在泥里,免得泥墙开裂,麦糠用于掺和在屋面铺麦秆前的泥糊找平和屋里墙面抹平的泥糊中,麦秆是用于房子屋面用得,挑选长势高的麦子,人工割麦子,一捆一捆的捆好,把麦粒摔下来,在对麦秆进行梳理,梳理好后就一捆一捆的捆好,留作盖房子用,再有就是高粱杆了,高粱收获时,把高粱杆连根砍下来,挑拣长的,晒干捆好备用,也有把高粱杆做成帘子铺用的,但那没有直接用高粱杆铺在上边挤实结实,再准备好檩条一间5根,三间15根,大梁三间2根,叉手是一根梁二根叉手,梁和叉手配合做成人字形的三角屋架,还有就是门框、门和木窗2个,这样,三间房子的材料基本上就算齐备了。
土坯房子的建造过程,首先就是和泥装墙(我们那里叫做打墙),用砖墙根的下面先砌好墙根,不用砖的直接就可打墙了,打墙是很累人的活,把土里加上水,撒上麦秸,用爪勾刨一遍,在兑水踩实,撒麦秸再刨起来,这样来回最少三遍,泥才能和成,泥土和的均匀带着粘性又有点硬,因为稀了是装不起来土墙的。然后用两个齿的叉子,边批土块边打墙,土墙的厚度是很厚的,一般是50公分,也就一尺五寸左右,所以土房子冬天也很暖和的。一次打墙的高度最多也就是1米左右,因为毕竟是湿泥巴装墙,一次打的大高了会歪斜或倒掉的,泥土装墙后,就用叉子从外表一点点劈墙,技术好的人,叉子上沾点水,能把外墙劈的向挂了线一样的又光又直。
第一次的墙打好后,要等晾晒半月二十天后,晾晒的过程中,要做好阴天下雨防止雨淋的准备措施,阴天下雨要用油布盖好,不能让雨水淋湿了打好的土墙,等墙体基本晾晒干了,才可以第二次打墙,向第一次一样,和泥装墙,再打个1米多高。这样两次的打墙,高度差不多2米多点,如果还嫌矮的话,可以再第三次打墙,直到认为墙体高度满意了为止。这样,墙体打好以后,下一步就是脱坯了。
脱坯也是非常累人的活,我们那里有句俗话就是:脱坯打墙,活见阎王!就足以说明打墙和脱坯是多么的累人了!
下一节写写建造过程的下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