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体内的腹主动脉瘤就像是随时都要炸开的不定时炸弹,每时每刻都有威胁生命的危险,“排雷高手”小心谨慎、分秒必争,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滴滴答答的过去,每分每秒都扣人心弦,最终“炸弹”成功拆除,排雷者相视一笑。这不是电影镜头,而是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血管外科上演的真实一幕。近日,大医一院血管外科成功摘除一例罕见的巨大腹主动脉瘤。“这个患者的腹主动脉瘤在临床上十分罕见,术中见两个8厘米和一个5厘米的瘤体,入路血管严重扭曲,经过我们手术团队近4个小时的努力,通过腔内修复术,成功为患者解除了动脉瘤的威胁。 ”大医一院血管外科白云清告诉记者说。
排爆
埋藏体内的腹主动脉瘤就像是“小心脏”
接受手术的患者是67岁的李大娘,5月份中旬因腰腹部突发疼痛,来到大医一院急诊就诊,检查后发现巨大腹主动脉瘤,转入重症监护室,“该患者的病程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平躺时,都可以在腹部看见类似心脏跳动的搏动。 ”白云清主任介绍说。
经体格检查及B超、血管成像检查后,发现三处巨大腹主动脉瘤,两个8厘米,一个5厘米,颈动脉长轴与动脉瘤夹角小于90度,入路血管严重扭曲。“这个病例的复杂程度十分罕见,如果不手术,患者随时都可能因为瘤体破裂而危及生命,但患者的病情又不符合腔内修复术的手术指征,如果开腹手术,风险很大,要面临失血、术后感染粘连的风险。 ”白云清主任介绍说。看着李大娘随时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家属十分痛苦,纷纷表示希望用尽一切办法都要挽救患者的生命。
与上海专家远程会诊成功施行手术
“这么大,这么复杂的腹主动脉瘤确实罕见,一旦破裂,患者在几分钟内就会死于大出血。 ”白云清主任介绍说,腹主动脉瘤实际上就是在快速、高压血流持续冲击下,腹主动脉壁不断膨胀扩张后形成的瘤体。当瘤体膨胀到一定程度,血管壁就会薄如纸张,随时都有破裂可能,而破裂的直接后果就是患者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其凶险程度甚至超过了急性心梗、脑出血。
为了给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大医一院血管外科邀请上海专家进行了会诊,上海专家表示,从未见长成这样的血管瘤,虽然风险大,但瘤颈长度还可以,因此认为可以进行腔内修复术。征得家属的同意,经过周密的手术前准备,手术如期进行,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历时四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下肢血流量正常,体温正常,血管波动正常,腹痛明显减轻,可进食,小腹肿胀开始恢复。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三天后,转入血管外科病房。
老年高血压患者最易被腹主动脉瘤击中
白云清主任介绍,近年来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此病前期没有任何症状,但临床医学已经总结出其危险因素:年龄在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长期吸烟者、有心脏病及心血管类疾病病史者均为高危人群。由于老年人的血管往往有动脉硬化,在高血压的长期作用下,腹主动脉更容易从血管内膜撕裂,逐渐膨胀形成瘤体。当情绪不稳定或剧烈运动时,患者血压就会突然升高,腹主动脉瘤就随时可能破裂。
日常生活能够通过哪些途径预防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呢?白云清主任介绍,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控制热量,少吃高油脂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做到膳食均衡。对于高血压患者,更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不明原因的腰背腹部疼痛可以看看血管外科
腿疼、背痛、腰痛、肚子疼,即便上医院看病,也很难联想到血管外科。但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血管破裂、闭塞等病的折磨。白云清主任介绍,随年龄增加而来的动脉血管老化、扩张、发炎等,都会导致腹主动脉瘤的发生。由于腹主动脉瘤有较高的破裂倾向,因此它犹如体内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80%~90%,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在患病初期,患者通常会觉得肚子堵得慌,而辗转各科进行检查,因此很容易误诊,而在病程后期,扩大的血管不断压迫周围脏器,会造成难忍的肚痛、腰痛,情绪一激动还容易破裂。“对腹主动脉瘤患者来说,及时发现、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血管腔内修复手术技术使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取得突破性发展,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创伤小、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特别是对不能行开放手术的高危病人提供了治疗的机会。如果及时治疗,9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采用腔内修复这种不需要开腹的微创方式。 ”白云清主任介绍,大医一院从2005年开展腔内修复术以来,已经为130余名腹主动脉瘤患者解除了病痛,不仅如此,白云清还掌握了一整套围手术期的管理方法,在手术过程中保证操作的精确严密,力图一次性成功,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等,使得这种危险性很大的手术变得更安全。
记者沈华
连线专家:
白云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全面掌握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及进展。临床重点治疗病种主要包括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下肢及颈动脉闭塞性疾病等。发表SCI论文4篇,发表国内论文20余篇。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也可直接到血管外科病房(大医一院二部A区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