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茎上染病,病斑为褐色,梭形,在潮湿环境条件下,病部后期也会滋生灰色霉层,可致芍药茎部腐烂。芍药花患病以后,会出现花腐(褐色腐烂)。
芍药灰霉病的发生与土壤粘重缺钾贫瘠不沃,积水渍涝,或长时间在潮湿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而少通风透光有关。
因此,在矫正芍药灰霉病的时候,可以用50%木霉菌烟酰胺水分散粒剂20g/桶水(60%苯醚甲环唑武夷菌素抗霉菌素可湿性粉剂20g/桶水)与富万钾25毫升/桶水(或巨能钾25g/桶水或鑫丰源50g/桶水)复配使用对芍药进行茎叶处理,让叶片正反两面受药,以药滴不下滴为宜,矫正效果非常不错。
(二)芍药普遍而又严重的红斑病(叶霉病或褐斑病):芍药红斑病又叫叶霉病或褐斑病,是一种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在芍药的花,茎,叶(叶柄),果实上发病。
图片:粉色的别具一格
在叶片上发病时,正反两面都可以发病。先在叶正面着生园形褪绿的小点斑,然后随病情得不到矫正而加剧,病斑扩大蔓延,直至整个叶片变褐焦枯。环境潮湿时,病斑上有黑绿色霉层(与灰霉病的霉层有区别的)。
茎上染病病斑沿茎秆方向呈棱形,病茎危害严重时,枯死后病部覆盖有黑绿色霉层。多雨潮湿的季节,芍药红斑病(叶霉病)发病重。
芍药叶霉病(褐斑病红斑病)常用的矫正药剂有80%乙蒜素乳油20毫升/桶水与60%苯醚甲环唑抗霉素武夷菌素(商品名称为叶霉净)可湿性粉剂20g/桶水,或50.5%烟酰胺小檗碱嘧霉胺可湿性粉剂20g/桶水两元或三元复配使用效果更好。
如果芍药叶霉病发病严重,初次用药以后效果很差,可以复配使用适量的氨基酸多功能叶面肥或腐植酸多功能叶面肥,矫正效果和恢复正常生长发育的时间更短,效果更好。
图片:比较了一下,花边有些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