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正穴位位置图及功效,右支正穴的准确位置图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5 10:37:38

取穴方法:

臑俞穴位于人体的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臑俞穴 解析:

1)臑俞。臑,动物的前肢。俞,输也。该穴名意指手臂下部上行的阳气在此聚集。因肩贞穴无气血传至本穴,穴内气血是来自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名。

2)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既有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又有阳维脉、跷脉传来的阳气,故其为手太阳阳维跷脉之会。

附注:手、足太阳,阳维脉与阳跷脉交会穴。

臑俞穴意义:天部中的水湿在此聚集。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并下行天宗穴。

功能作用:冷降小肠经天部浊气。

主治疾病:

肩臂疼痛,瘰疬。

〖人体穴位配伍〗配肩髃穴、曲池穴治肩臂疼痛。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 在肩胛骨关节窝后方三角肌中,深层为岗下肌;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

支正穴位位置图及功效,右支正穴的准确位置图(17)

取穴方法:

天宗穴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天宗穴解析:

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

天宗穴意义:小肠经地部经水在此气化上行天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本穴循天部层次上行头颈。

功能作用:生发阳气。主治病症:

气喘,乳痈,肩膀酸痛、五十肩、治疗肩部疾病等。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肩外俞穴治肩胛痛;配膻中穴、足三里穴治乳痈。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生理解剖〗 在岗下窝中央岗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

支正穴位位置图及功效,右支正穴的准确位置图(18)

取穴方法:

曲垣穴位于背部左右肩胛骨内上侧,当臑俞穴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脊椎健康联盟

曲垣穴解析:

曲,隐秘也。坦,矮墙也。曲垣名意指小肠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在此沉降。本穴物质为秉风穴传来的风气,风气在运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吸湿下行,至本穴后天部气态物中的脾土尘埃沉降地部,脾土物质堆积如丘,如矮墙之状,故名曲坦。

曲垣穴意义:小肠经经气中的脾土尘埃在此沉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富含水湿的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由天部归降地部并堆积穴周内外。

功能作用:沉降小肠经之浊。

主治疾病:

肩胛疼痛、指压此穴,就可以使身体感到轻松,情绪稳静;对于使水蛇腰变直也很有效。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天宗穴、秉风穴治肩胛疼痛。

〖治法〗寒则灸之补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生理解剖〗 在肩胛岗上缘,斜方肌和岗上肌中;有颈横动、静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肌支;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

支正穴位位置图及功效,右支正穴的准确位置图(19)

取穴方法:

秉风穴位于人体的肩胛部,岗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秉风穴 解析:

1)秉风。秉,执掌之意。风,穴内气血物质为运动着的风气。该穴名意指小肠经的气化之气在此形成风气。本穴物质为天宗穴传来的天部之气,上行至此后,因吸热胀散而化为风气,风气循小肠经而运行,如被执掌指使一般,故名。

2)手阳明太阳穴足少阳之会。本穴物质为受热胀散的水湿之气,因其气血强盛,且在同一个天部层次传行,同合于阳明经多气多血的湿热之性及表现出足少阳胆经的风木之性,故为手阳明太阳穴足少阳之会。

附注: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秉风穴意义:小肠经经气在此形成水湿风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风气。

运行规律:散热下行于曲垣穴。

功能作用:吸附水湿,冷降小肠经阴浊。

主治疾病:

肩胛疼痛,上肢酸麻。

〖人体穴位配伍〗配天宗穴治肩胛疼痛。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在肩胛岗上缘中央,表层为斜方肌,再下为岗上肌;有肩胛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和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

支正穴位位置图及功效,右支正穴的准确位置图(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