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企业的创始人退休后,企业就走下坡路了?甚至很多企业还没等老板退休,就已经快不行了?传统的封建思想在作怪。
在中国“人治”色彩往往非常浓重,这是由于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文化的影响。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人治已经落伍了。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法治,公司治理也要走向法治,只有用制度说话,扎紧制度的笼子,团队才能出彩,企业才能看到未来。
为什么人治不如法治
七个和尚住在一座庙里,每天三餐就只有一桶粥。而这一桶粥分给大家吃,没有一个人能够吃饱。于是,这七个人用抓阄决的方式来决定谁来分粥,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天是吃得肚子鼓鼓的,那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这七个人觉得这样不公平,就从外面推选出一位老方丈来分粥,结果这位老方丈因为没有人监督和制约,在做粥时偷工减料,这个方丈分了几天粥,大家喝的全是米汤。于是这七个和尚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老方丈,互相勾结,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老方丈则趁机溜走了。
老方丈走以后,大家开始商量,立规矩,每天给干活多、运动量大的人多分一点粥,让他吃饱,给干活最少的人少分一点粥。其他人定量分粥。
一年过去了,七个和尚把小庙搞得生机勃勃,大家也不用再分粥了,由于订立这样的奖励制度,大家现在都吃上了白面馒头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企业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从人治、法治,到最终的规范化、常态化。
企业管理的第一个阶段为人治化管理阶段,“人治”突出结果,缺乏过程控制,人治化阶段,权力是管理的中心,而权力得不到任何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样极容易引起管理者的以权谋私,极大地损害企业和团队的利益。因此,人治是企业管理最初期的阶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它不可避免地要退出历史舞台,让位给“法治”。
第二个阶段为法治化管理,以制度为中心。通过规章制度来处理企业的一切事情,它要求企业要明确岗位职责,并将制度不断改进、完善。
这一阶段,企业要树立规矩,确立企业运营的规则。企业制度的稳定性要高于个人,同时相信只有好的过程才能造就好的结果。注重过程的控制,强调数字化管理、精细化的细节管理。
第三个阶段为规范化、常态化阶段,该阶段由于制度的保障,企业内部机制得到了净化,组织系统不断优化。员工自主管理和自觉意识明显加强,实现了“人人都是管理者”的飞跃,每个人首先是自我管理和自我经营,对自己高度负责,提升自身修养,加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客户、下属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激情和潜能,让公司全员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那么,制度对一个企业到底有多重要呢?
在企业管理发展的这三个阶段中,企业由“人治阶段”上升到“法治阶段”,是每一个企业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为了最终步入常态化阶段扫除障碍。
某公司总经理经常喜欢到公司各部门去转转,几天前,公司刚刚接到了一个大单,他很想去生产部看看员工们的工作状态如何。
“我们正在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分工。”生产部的王经理向他报告。
“你们已经把工作计划书完成了?”总经理问。
“您不是要求我们尽快拟定计划吗?”王经理很不解。
“我是让你们做了,但你们怎么能背着我做计划呢?为什么不把计划安排表交给我看看,如果出现问题怎么办?”
于是,生产部门把计划书交到了总经理手里,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总经理觉得这个计划书漏洞百出,结果,原来指定的计划被彻底打乱,修改得面目全非,直到这位总经理满意为止。
乍一看,这位总经理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但实际上,此时的他还没有转换到制度管理的角色中来,因为他还没有把制度建立起来,而是用的凡事都自己动手的“人治”管理方式。
现代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让团队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团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人治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团队的需要。用“法治”代替人治,此时就显得比过往任何时候都紧迫。
公司建立团队的目的,是实现团队的“自我管理”,提升自主决策的能力以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我们很多管理者,还在以传统管理者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认为自己应该决定一切问题,至少下属不应该自己决定。人长远来看,如果管理者不进行改变,团队的成员就会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然,这将是企业和团队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制度,可以让管理变得更轻松
同样是管理,为什么有的管理者能做到得心应手,而有些管理者每天都感到非常疲惫?答案很简单,要想让管理更轻松,就必须用制度去管人管事。
在一个组织中,能不能把人管好、把事做好,关键看制度与流程是否能起到管制与引导的作用,人是容易产生惰性与贪婪的动物。用人去管人,被管的人累,管人的更累,这样没有制度引导的企业,由于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管理者就非常容易倒下。
有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80%以上都是由于决策失误,而在这些决策失误的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人治”所造成的。
制度化管理使企业的决策从根本上杜绝了“一言堂”,避免了没有科学依据的决策,企业的决策过程程序化、透明化,决策有科学依据、决策的结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市场的考验,决策人则对决策结果承担责任,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制度化管理可以纠正个人的错误,即使领导者作出了错误的决策。也有一套纠错机制予以保障。这样,即使个人离开了企业,但企业仍可以依靠制度而正常运转。坚持依法治企,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