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食用植物油消费持续增长,直接导致了食用植物油供给出现了缺口,对外依存度也比较高。仅2019年就从国外进口大豆8850多万吨。
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食用植物油5年总需求预计1.6亿吨,缺口1.1亿吨。到十三五末期的2020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预计为3230万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量预计分别为9193万吨和545万吨;其中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约为31.2%。
我国油料作物进出口占比对比
目前食用油行业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产品同质化度很高,整个行业的竞争焦点是品牌价值和销售渠道的竞争。品牌价值带来的是利润点,而渠道竞争是品牌价值的基础,没有渠道的铺货占有率,就不会有品牌沉淀的时间和机会。
品牌传播要充分地表达品牌定位,让目标消费者认识-全球品牌网、理解、接受这一定位,使定位与消费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品牌传播有公关、广告、包装、价格、营销渠道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广告。
我国有着悠久的牡丹种植历史,但长期以来牡丹籽作为牡丹最宝贵的部分,多被丢弃。北京林业大学客座教授赵孝庆,决定利用在授课之余,对牡丹籽进行系统开发研究油用牡丹。2011年3月22日,中国卫生部批准牡丹籽油为国家新资源食品。
而2011年8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自批示:“望予以了解情况,抓好试点。”当年国家拨款三千万元,用于牡丹籽油的产业化发展试点。同年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油料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中,初步规划5年内山东种植45万亩油用牡丹。直到2016年底,山东菏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0万亩,这也标志着油用牡丹行业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
而目前,油用牡丹种植范围已经辐射到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多个省份,就拿甘肃来说,仅仅甘肃礼县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00余亩。甘肃多山,常年干旱,土地较为贫瘠,但牡丹喜旱、耐贫、怕涝的特性恰恰与当地环境相适应,而全国这样的种植环境几乎遍布全国各大地区,而且几乎都是深度贫困县市,国家大力扶农扶贫的大政策背景下,牡丹行业发展火热前景可以预期。
愿景很好,但脚下的路很坎坷,全国种植油用牡丹的面积不小,并且还在连年增长,但牡丹种植属于长效作物,种植三年才能结子,五年才能进入丰产期,而目前大多种植基地的种苗均不足五年,现阶段的大部分牡丹籽也多用作育苗,所以牡丹籽的供应量整体还是不足,收购价格虚高,这也是市面上牡丹籽油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会在三五年后得到改善,未来的牡丹籽油肯定是家家消费的起的日常食用用油,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从产业结构上分析,目前油用牡丹行业主要在种植培育阶段,产业的延伸、加工销售还未形成完整成熟的闭环,市场对相关油用牡丹相关产品认知近乎空白,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产业延伸还好,目前业内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产品,几乎所有在做油用牡丹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牡丹籽油在市场上销售,做的好的一些企业还开发出来牡丹籽油的胶囊、冲剂等,甘肃一家企业更是创新的开发出了牡丹籽油的个护用品、面膜化妆品等,给行业市场带来了希望和活力。而市场认知度不高,这才是最根本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