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疾病,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医者,都是一种考验。看着平日活蹦乱跳的宝宝,如今却病怏怏地缩着一言不发、无精打采,当父母的可是焦急万分,内心别提多煎熬了!在一众小儿疾病中,发热可谓是司空见惯的了,尤其像外感发热之类的。说到外感发热,这个疾病该怎么治疗呢?实用妙方且看且收好!
1.银菊解毒汤(王伯岳经验方)
[组成]金银花10g,菊花10g,薄荷3g,荆芥6g,羌活6g,黄芩6~10g,连翘10g,栀子6g,板蓝根10g,蒲公英10g,甘草3g。烦热,口渴,多汗,加生石膏10~15g,知母6~10g;惊惕不安,加钩藤6g,蝉蜕3g;寒战高热显著,加柴胡、槟榔各6~10g;湿郁重,加苍术、滑石各6~10g;热盛烦渴,生石膏和寒水石同用。
[用法]水煎服,两次煎煮液混合后分3~4次服完,若热未退,夜间加服1剂。服后喝热粥覆被助汗。
[应用]用于小儿感冒重症或流行性感冒。症见恶寒或寒战,高热无汗,头痛,周身疼痛,咽部红肿疼痛,倦怠口渴,舌苔微黄,脉浮数。对急性扁桃体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亦有很好疗效。
2.疏表散(何世英经验方)
[组成]豆豉12g,柽柳、芥穗各9g,桑叶、蝉蜕各6g,葛根、银花、连翘、象贝、栀皮、黄芩、大青叶、板蓝根、赤芍、茅根、花粉、玄参、陈皮各9g,水牛角粉6g,羚羊粉1.5g。
[用法]浓缩制成颗粒剂,每袋2g重。1周岁以内一日半袋,2岁1袋,3~6岁1.5~3袋,用温开水或糖水稀释,早、午、晚分服。
[应用]用于感冒、流感、急性咽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幼儿急疹、荨麻疹等。
3.清宣导滞汤(王静安经验方)
[组成]荆芥、柴胡各9g,连翘心12~15g,黄连3g,青蒿、白薇各30g,赤芍9g,花粉、神曲各15g,石膏30~60g(先煎),黄芩6~9g。甚者加服牛黄清心丸,每4小时半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
[应用]用于小儿持续高热,症见体温高于39益,自汗,肌肤灼热,面红昏睡,唇干多饮,躁动不安,食少腹胀,大便质干,小便短少,舌尖红赤,舌苔薄黄,指纹紫滞,脉实数。
4.达原散(黄明志经验方)
[组成]生苡仁30g,炒槟榔6g,草果仁9g,柴胡9g,葛根6g,黄芩9g,川朴6g,番泻叶1.5g。外感风寒,加羌活6g,荆芥6g。外感风热,加薄荷6g,银花10g。暑湿外感,加香薷6g,滑石10g。阳明热盛而大便秘结,加银花10g,连翘10g,大青叶10g,大黄3g,二丑6g。
[应用]用于儿童外感邪气,兼有积滞内停,郁而生湿酿热证,症见阵阵发热,或午后潮热,或入夜热甚,汗出,咳嗽,胸闷,脘腹胀满,矢气腥臭,小便黄,大便溏或腹痛,或恶心呕吐,口不渴,舌苔厚腻,脉滑或脉数。
5.表里和解散(朱良春经验方)
[组成]僵蚕45g,蝉衣、甘草各30g,大黄135g,皂角、广姜黄、乌梅炭各15g,滑石180g。研极细末,以鲜藿香汁、鲜薄荷汁各30g,鲜萝卜汁240g,泛丸如绿豆大。
[用法]10岁左右服2g,6~8岁服1~1.5g,2~5岁服0.5~1g,每日1次,连服1~3日,热退勿再服。正气亏虚或阳虚便溏,或发热较轻而恶寒较甚者慎用。
[应用]用于疏表泄热,清肠解毒。
6.解毒退热方(王烈经验方)
[组成]黄芩10g,大青叶5g,射干10g,重楼5g,紫草3g,柴胡10g,青蒿10g,生石膏10g(先煎)。此为6岁小儿一日量。
[应用]用于外感发热。
本文选自《实用中医儿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奇文、朱锦善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