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叶煮水治皮肤病,桉树叶煮水能治皮肤病功效和作用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6 06:59:06

今年入汛以来,多地遭遇大雨或暴雨天气,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除了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外,洪涝后的一个月内正是皮肤病的高发期,约占各种疾病的一半以上。现云南省卫生计生委针对洪涝灾害常见皮肤病发布《云南省洪涝灾害皮肤科常见病证中医药防治手册》。

云南省洪涝灾害皮肤科常见病证中医药防治手册

1.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

丘疹性荨麻疹也称虫咬皮炎,中医称为土风疮,发病与昆虫叮咬有关,多由节肢动物类叮咬引起的外因性变态反应。好发于躯干、四肢伸侧,主要表现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淡红色丘疹,质硬,顶端常有水疱,抓破后结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搔抓后呈风团样肿大,继发感染可以引起糜烂、渗出,好发于婴幼儿,常伴剧烈瘙痒。

(1)单验方

白头翁30g,千里光30g,桉树叶60g(或荨麻叶30g,或侧柏树叶30g)加水1000ml煮取500ml后放凉外洗或湿敷。

(2)中成药

藿香正气水、湿毒清胶囊、防风通圣颗粒等。

(3)局部治疗

1)轻者或初发者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具有消炎止痒的功效。瘙痒剧烈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无极膏、卤米松乳膏等。

2)糜烂、渗出明显者,用龙胆草、苦参、白头翁、仙鹤草、马齿苋各30g,加水煮沸后继续煎煮20分钟,放凉外洗或湿敷。可用卤米松/三氯生乳膏外用。

(4)基本方药

三豆饮加减

方药组成:绿豆30g,红饭豆30g,炒黑豆15g,生甘草10g,茵陈10g,加水600ml煮成300ml,每日3次,一日一剂。

瘙痒剧烈者,可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5)针灸疗法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百虫窝、三阴交、阿是穴。

操作:曲池、合谷、血海、百虫窝、三阴交用毫针泻法,局部阿是穴可用火针刺法。

每日治疗1次,每次30分钟。

(6)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可留长指甲,切勿暴力搔抓,避免用碱性肥皂或烫水清洗。

2)多休息,勿疲劳,避免服用易致敏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海鲜、浓茶、酒等;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果蔬,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3)瘙痒严重的可涂外用药,晚夜间瘙痒厉害者睡前可服抗过敏药物,副作用会有头晕,嗜睡等,勿紧张。

(7)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消灭跳蚤、螨、臭虫等,治疗胃肠道寄生虫,防止蚊虫叮咬,蚊虫叮咬后,避免搔抓,及时处理。

2)避免搔抓,忌用热水烫洗或用肥皂等刺激物清洗。

3)忌烟酒、辛辣、海鲜等发物。平素多食新鲜果蔬等。

4)注意避免皮肤破溃后继发感染。

2. 湿疹

湿疹,中医称为湿疮,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汛期时,因皮肤受到洪水浸泡及刺激,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及疱疹等多形性皮肤损害,严重者可出现糜烂、渗出。继发感染可出现脓液、脓痂。大部分患者伴有明显瘙痒。

(1)单验方

1)马齿苋30g,或鲜马齿苋适量,水煎后放凉外洗或湿敷。

2)三妙散(黄柏l00克、牡蛎200克、青黛15克,共研成细末),取适量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

(2)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湿毒清胶囊、防风通圣颗粒、傣药百解胶囊等。

(3)局部治疗

1)轻者或初发者可使用复方黄柏液外涂,具有消炎止痒的功效。腋下、腹股沟等间擦部位,如渗液不多,可外扑松花粉、青黛滑石粉(青黛、滑石各等份)、六一散等。

2)糜烂、渗出明显者,用淡盐水(5g盐500ml水)、芒硝水(5g芒硝500ml水)、枯矾水(10g枯矾500ml温水)放凉外洗或湿敷;或用龙胆草、苦参、马齿苋、黄柏、地肤子各30g,加水煮沸后继续煎煮20分钟,放凉外洗或湿敷。

(4)基本方药

除湿胃苓汤加减

方药组成:苍术10g,厚朴10g,土茯苓15g,山栀10g,泽泻10g,防风10g,滑石15g,白鲜皮15g,徐长卿15g,生地10g,甘草6g,颗粒剂冲服或中药饮片水煎服,一日一剂。

瘙痒剧烈者,可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5)针灸疗法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委中、阴陵泉、阿是穴。

操作:曲池、合谷、血海、膈俞、委中、阴陵泉用毫针泻法,阿是穴用艾灸法。

每日治疗1次,每次30分钟。

(6)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可留长指甲,切勿暴力搔抓,避免用碱性肥皂或烫水清洗,穿宽大棉质衣物,避免穿紧身衣。

2)多休息,勿疲劳,避免服用易致敏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海鲜、浓茶、酒等;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果蔬,特别是芹菜,苦瓜、丝瓜、青瓜汤,黄瓜、番茄、绿豆、萝卜等对皮肤湿疹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3)渗出较多者可用白矾30g加冰生理盐水100ml湿敷,每日一次。

4)隔物灸或按摩足三里,激活人体的自愈功能。

5)瘙痒严重的可涂外用药,晚夜间瘙痒厉害者睡前可服抗过敏药物,副作用会有头晕,嗜睡等,勿紧张。

(7)预防

1)保持局部干燥,间擦部位经常外扑干燥性粉剂。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更换内衣,避免搔抓,忌用热水烫洗或用肥皂等刺激物清洗。

3)忌烟酒、辛辣、海鲜等发物。平素多食新鲜果蔬,特别是苦瓜、西红柿、绿豆、山药、薏米等。

4)注意避免皮肤癣菌及细菌的继发感染。

3.丹毒

丹毒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局部皮肤大片水肿性鲜红色斑片,境界清楚,触之灼热、疼痛。可有寒战、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好发于颜面、小腿。

(1)单验方

1)急性发作期,取仙人掌、芭蕉根、马齿苋、大青叶,任选1—2种,捣烂外敷患处,也可以取云南白药粉10g,用醋拌匀,蘸药涂搽患处。

2)慢性期或反复发作者,乌柏叶、樟叶、松针叶、生姜,水煎后,熏洗患处。

(2)中成药

1)口服中成药可选用清热灵颗粒、清开灵胶囊、清热解毒胶囊、清瘟解毒丸、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

2)静脉滴注中成药可以选用清热解毒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

(3)基本方药

解毒清热汤

方药组成:蒲公英15g,野菊花15g,大青叶15g,紫花地丁15g,蚤休15g,丹皮10g,赤芍9g,板蓝根10g。颗粒剂冲服或中药饮片水煎服,一日一剂。

(4)针灸疗法

取穴:血海、三阴交、膈俞、委中、阿是穴。

操作:血海、三阴交、膈俞用毫针泻法,委中、阿是穴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法。

每日治疗1次,每次30分钟。

注意:丹毒不宜使用推拿治疗。

(5)护理

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2)监测体温等情况。寒战者注意保暖,加盖衣被。高热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退热措施。

3)观察红赤肿胀的部位、性质、范围,每日定时、定位用软尺测量患肢肿胀部位的周径,以了解肿胀变化情况。患侧肢体严禁静脉输液。

4)可予以耳穴贴压,取神门、脑、交感、枕、肾上腺、皮质下等穴。

5)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忌用强刺激性沐浴品及热水烫洗局部皮肤,尽可能暴露水肿部分,避免翻身时擦伤、剥脱、局部挤压,防止炎症扩散。

6)可采用中药泡洗(未溃期)、中药外敷、中药湿敷、中药熏洗、中药熏蒸等方法。

(6)预防

避免皮肤损伤,皮肤黏膜有损伤时及时治疗;有脚癣、脚气者及时治疗。

4. 浅表真菌感染(癣)

浅表真菌感染,俗称皮肤癣,是指由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粘膜和皮肤附属器的传染性皮肤病。在汛期,因皮肤受洪水浸泡及水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常患的或易加重的浅表真菌感染包括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

手足癣的临床特点主要有:皮损以皮下小水疱、浸渍、糜烂渗液为主,部分可见角化过度、脱屑,自觉瘙痒。

体股癣的临床特点主要有:皮损可见丘疹、水疱、鳞屑。中心自愈,边界清楚,向周围扩展呈环状。

(1)单验方

1)花椒10g、食盐20g,水煎后放温,泡手足,每晚泡20分钟,连用7—10天。

2)藿香30g、香薷30g、茵陈30g、青蒿30g加水1000ml煮取500ml后放凉外洗或湿敷。

3)枯矾粉、黄柏粉各等份,混匀,每日撒指(趾)缝间。

(2)中成药

当归苦参丸、连翘败毒丸、四妙丸等。

(3)局部治疗

1)浸渍糜烂不明显的手足癣、体股癣,可外用复方土槿皮酊,具有*菌止痒的功效。

2)如指、趾缝浸渍、糜烂、渗液严重,可用苍耳子、地肤子、土荆皮、蛇床子、大黄、苦参、艾叶各30g,加水煮沸后继续煎煮20分钟,放凉外洗或湿敷,每次20至30分钟,每天1至2次。

3)可配合外用抗真菌软膏,如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奈芬软膏等。

(4)基本方药

龙胆泻肝汤合二妙丸加减

龙胆草6g,黄芩10g,黄柏10g,苍术10g,地肤子15g,赤芍10g,苦参10g,冬瓜皮15g,白鲜皮15g,薏苡仁30g,泽泻10g。

颗粒剂冲服或中药饮片水煎服,一日一剂。

(5)针灸疗法

取穴:曲池、大陵、合谷、足三里、阿是穴。

操作:曲池、大陵、合谷用毫针泻法,足三里用毫针补法,阿是穴用艾条灸法。

每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浅部真菌感染不宜使用推拿治疗。

(6)护理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要使用公用的拖鞋、脚盆、毛巾、浴巾等;手足部要保持干燥清洁;鞋袜要干燥透气常消毒,每天勤换袜子。

2)严格床边隔离,按时用药,一个疗程结束后,要全面消毒*菌。外用药治疗3个月时,查菌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3)外用溶液时,应从外向内涂于皮损处,以控制皮损扩展。同时注意药物刺激与过敏反应。

4)干型的脚部可以使用脚气药水,湿型的可以使用药膏,坚持用药直到皮肤不再脱皮为止。

5)如果发现手足癣患者有糜烂或者感染的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治疗。鞋子要放到阳光下晒,最好不要穿胶鞋。

6)当手足癣瘙痒严重时不要用手乱抓,可以用按揉来止痒。如果天气回暖时,发现患处有水疱和脱皮的现象时要再涂上药物2—4周,可以用消毒的针把小水疱刺破,这样对于手足癣的恢复会更好。

(7)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鞋袜、脚盆等生活用品;

2)勤换鞋袜,并于日光暴晒或煮沸消毒;

3)瘙痒时尽量避免搔抓;

4)平时可经常用醋泡脚,可起到抑制真菌的作用。

5. 疥疮

疥疮是由疥虫(疥螨)寄生于人体表面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通过握手、同卧等密切接触,易在集体和家庭中流行。在汛期,易在暂时集中安置的受灾群众和抗洪救灾队伍中爆发流行。皮疹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抓痕、结痂,多见于指缝、腕部屈侧、腋窝、下腹部、阴囊等皮肤皱褶及薄嫩部位。自觉剧痒,夜间尤甚,影响睡眠。

(1)单验方

1)花椒15g、枯矾l5g、地肤子30g,煎汤熏洗。再用硫磺粉10克,熟猪油调膏外搽。

2)苋菜根、浮萍、花椒各30g,加水适量,水煎外洗。

(2)中成药

肤痒颗粒、消风止痒颗粒等。

(3)局部治疗

1)成人常用10%硫磺膏,小儿常用5%硫磺膏,先用温水肥皂洗涤全身后,开始搽药,自颈以下,遍搽全身。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3天,搽药期间,不洗澡,不更衣,第四天洗澡换衣、换席被,此为1疗程。停药观察1周无新发皮损,即为痊愈。如治后发现新发皮疹,应重复第二疗程。

2)也可外用林旦乳膏,自颈以下,全身搽药。搽药前不应洗澡,以免过度吸收。一般只搽1次,成人用量不超过30g,婴幼儿及孕妇禁用。搽药24小时后洗澡,衣物、被褥煮沸消毒。

(4)基本方药

本病一般不需内服方药。

(5)预防

1)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发现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接触疥疮患者后,用肥皂水洗手。

2)患者穿过的衣服、被褥等须消毒或在阳光下曝晒。未治愈前应避免和别人身体密切接触,包括握手等。

3)家中及集体组织中的患者应同时治疗,以免反复相互传染。

4)发病期间忌食辛燥鱼腥发物。

6. 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是由具有毒牙的毒蛇咬破人体皮肤,继而毒液侵入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的一类急症。咬伤后症状的轻重与毒蛇的种类及侵入体内毒液量有密切关系。

(1)外治疗法

1)肢体结扎法:在咬伤伤口近心端关节上方进行结扎,并保持患肢尽量下垂,结扎紧度以能阻断淋巴液和静脉血液回流为度,以阻止和延缓蛇毒的吸收。结扎期间,注意观察指(趾)端活动情况及血供情况,常规每隔20~30分钟松开1~2分钟。一般在伤口排毒或应用有效的蛇药30分钟后,可去除结扎。如咬伤超过12小时,则不宜结扎。

2)针刺排毒法:常规消毒后,在足蹼间(八风穴)针刺或手指蹼间(八邪穴),用注射针头平行刺入皮肤约1cm,迅速拔出后将患肢下垂,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以排出毒素。有条件者可在针刺部位进行拔罐。

3)冲洗排毒法:用双氧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多次冲洗,切勿在未经冲洗前扩创排毒。

4)切开扩创排毒法:常规消毒局麻后,沿牙痕纵行切开1~1.5cm,或作“ ”切口,以减轻患处张力,切口不宜过深,与牙痕深度平齐即可,并用纹式钳沿皮下向切口周围稍作钝性分离,如有毒牙遗留应取出。有全身出血现象者,则不宜扩创。

5)中药外敷疗法:将醋、蜂蜜及碾碎的季德胜蛇药片混合搅拌至稀糊状,涂抹于伤口周围及肿胀处。

(2)及时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用抗蛇毒血清治疗。

(3)内服疗法

1)中成药

季德胜蛇药片。

2)基本方药

蛇伤冲剂(颗粒剂):半边莲20g,金银花12g,野菊花10g,龙胆草10g,生地黄12g,黄芩10g,连翘10g,泽泻10g,生甘草6g。颗粒剂冲服或中药饮片水煎服,一日一剂。

加减:

1)风毒证(以神经毒症状为主):神经毒素引起的骨骼肌弛缓性麻痹,以头颈部为先,到胸部,最后到腹肌,加白芷、僵蚕、蝉衣、钩藤;抽搐频繁者加蜈蚣、全蝎。

2)火毒证(以血循症状为主):血循毒素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具有溶血、出血、伤口局部肿胀、组织坏死、溃烂或溃疡等病理特性,合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减;瘀斑甚,加仙鹤草、生蒲黄、白茅根、大蓟、小蓟、旱莲草、地榆。

3)风火毒证(以混合毒症状为主):同时具有风毒证(以神经毒症状为主)和火毒证(以血循症状为主)表现,加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僵蚕。

此外,上肢咬伤,加桑枝;下肢咬伤,加牛膝;眼睑下垂、复视,加夏枯草、白芷;恶心呕吐,加姜半夏、竹茹;昏迷,加安宫牛黄丸鼻饲;肝功能损害,加茵陈、虎杖、山栀、垂盆草;肾功能受损,加玉米须、六月雪;心肌功能受损,加麦冬、五味子、苦参。

如患者呼吸困难,则应给予吸氧或根据病情采用机械通气。昏迷的病人给鼻饲安宫牛黄丸,静滴醒脑静等。

经过上述处理,病情未有好转,及时送医疗机构住院治疗。

(4)针灸疗法

取穴:曲泽、委中、八风、八邪。

操作:曲泽、委中、八风、八邪均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法。

毒蛇咬伤不宜使用推拿治疗。

(5)护理

1)一旦被蛇咬伤,首先坐下,尽量减少运动,避免血液循环加速。

2)尽量辨认蛇的类型。如果确信是毒蛇咬伤,且咬伤时间在5分钟以内,并且医务人员要30分钟以上才能赶到,应切开伤口并吸出毒液。

3)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清洗伤口,如就地取材时可用泉水或溪水,反复冲洗。不要擦伤口,应用布轻拍,以使其干燥。

4)适度结扎肢体,在伤口近心端10cm~20cm处,用绷带或其他绳子结扎肢体,不能过紧,松紧度以能伸进一个手指为宜,每15min~20min松开1次。

5)固定咬伤的肢体,不宜运动,尤其是咬伤下肢,不能奔跑,以免促使毒素吸收。有条件者可以冷敷,减缓毒素吸收。

6)如果需移动病人,应有他人搬动,不要让病人自己走动。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