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性味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自古至今有很多以枳实组方的经方验方。如曲麦枳术丸(《医学正传》)、大承气汤(《伤寒论》)、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积实消痞丸(《兰室秘藏》)等等。
枳壳的性味、归经与枳实相同,但作用较为缓和,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可用于气滞胸胁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枳实、枳壳都是孕妇慎用的。
5.佛手与香橼
佛手与香橼也属于芸香科,虽然它们的样子和我们熟知的其他芸香科果实不太一样,尤其是佛手。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也是一味理气中药。
《滇南本草》中记载,秋季时,采收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的佛手果实,纵向切薄片,晒干即得到中药佛手。现代研究证实,佛手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缓心率、降低血压等作用。佛手还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以及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
香橼,外形比较接近水果丑橘。《本草拾遗》中记载,将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趁鲜切割,干燥后便是中药香橼。以枸橼为源的香橼气清香,味微甜而苦辛;以香圆为源香橼气香,味酸而苦。现代研究证实,香橼有促进胃肠蠕动、健胃、祛痰、抗炎、抗病毒的作用。
佛手和香橼,性味归经、功效一样。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二药均有疏肝理气、和中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常常相须为用。只是佛手疏肝理气止痛略强,香橼燥湿化痰略胜。
中医中药博大精深,不是几句话能说明白的,作为初学之人,以上内容也只是对书本知识简单的堆砌,不尽之处还望前辈师长多多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