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 53防水效果,ip53防水是什么级别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1-26 16:49:30

1.2 IGBT 芯片设计壁垒:难点在于不同参数的均衡取舍

IGBT 芯片由于其工作在大电流、高电压、高频率的环境下,对芯片的可靠 性要求较高,同时芯片设计需保证开通关断、抗短路能力和导通压降(控 制热量)三者处于均衡状态,芯片设计与参数调整优化十分特殊和复杂。

1.3 IGBT 芯片制造壁垒:难点在于减薄工艺、背面工艺

IGBT 芯片工艺难度较高,难点主要在于薄片工艺和背面工艺。IGBT 芯片 工艺可以按流程分为正面工艺、减薄工艺、背面工艺三个阶段。

减薄工艺需克服 8 英寸以上的硅片减薄至一定程度后极易翘曲、破碎的技 术难题。芯片减薄可以显著提升散热效率、减小芯片体积、提高器件性能。 对于特定 IGBT 器件,芯片厚度需要减薄到 100um 的量级,后续的加工处 理非常困难,硅片极易破碎和翘曲。

背面工艺需解决离子注入、背面激光退火难的问题。在对已减薄的硅片进 行离子注入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激光退火技术来精确控制硅片面的能量密 度。因正面金属熔点限制,背面退火难度较大。背面离子注入需要用到离 子注入设备,该设备技术难度极高,通常需通过国外采购,每台价格接近 1 亿元,会受到进口限制。

1.4 IGBT 模块封装壁垒:难点在于高可靠性

IGBT 模块的封装技术难度高,高可靠性设计和封装工艺控制是其技术难 点。IGBT 模块具有使用时间长的特点,汽车级模块的使用时间可达 15 年。 因此在封装过程中,模块对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稳定性要求非常高。高可 靠性设计需要考虑材料匹配、高效散热、低寄生参数、高集成度。封装工 艺控制包括低空洞率焊接/烧结、高可靠互连、ESD 防护、老化筛选等,生 产中一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往往需要长时间摸索才能熟练掌握,如铝线键合, 表面看只需把电路用铝线连接起来,但键合点的选择、键合的力度、时间 及键合机的参数设臵、键合过程中应用的夹具设计、员工操作方式等等都 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ipm 53防水效果,ip53防水是什么级别(13)

2. 客户壁垒:认证周期长,先发企业优势明显

IGBT 产品取得客户认可的时间较长。由于其稳定性、可靠性方面的高要 求,客户的认证周期一般较长,态度偏向谨慎,在大批量采购前需要进行 多轮测试。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获得下游客户认可。

以汽车级 IGBT 为例,认证全周期可达 2-3年。IGBT 厂商进入车载市场需 要获得 AEC-Q100 等车规级认证,认证时长约 12-18 个月。通过后,厂商 还需与车厂或 Tier 1 供应商进行车型导入测试验证,这一过程可能持续 2- 3 年。在测试验证完成后,供应商通常会先以二供或者三供的身份供货, 再逐步提高量。而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车厂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更倾 向于与现有供应商保持合作,新 IGBT 供应商可能无法得到验证机会。

3. 资金壁垒:制造端属于重资产行业,新建项目投资高昂

IGBT 制造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其产业链较长,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 造、模块制造、测试等环节;部分设备依赖进口,成本高昂。产品研发阶 段亦需要较长研发时间和较高研发成本。

三、财务篇:国内企业成长性更佳,海外龙头毛利率、研发费率更高

我们选取国外头部厂商英飞凌、安森美,以及国内厂商时代电气、斯达半 导、士兰微、华润微、宏微科技、扬杰科技、新洁能进行财务对比。

从成长性来看,得益于国产化率提示,过去五年国内企业成长性优于海外 大厂,其中斯达半导 2016~2021 年收入、归母净利五年 CAGR 达 42%、 79%,领先行业。2022 年 Q1 斯达半导收入、归母净利同增 67%、102%, 领先行业。

ipm 53防水效果,ip53防水是什么级别(14)

从 ROE 来看,各家企业 ROE 波动较大,2021 年九家企业 ROE 均高于 10%,其中士兰微最高、达 30.8%,新洁能次之、达 30.5%。2021 年多家 企业 ROE 大幅提升主要系功率半导体缺货涨价潮下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海外龙头毛利率更高且稳定性更强,受价格周期影响国内部分企业盈利能 力波动性较大。从净利率、毛利率来看,受益于功率半导体行业缺货涨价 潮,近两年各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海外龙头英飞凌、安森美毛利率较 高且较为稳定,2021 年英飞凌、安森美毛利率达 39%、40%,国内斯达 半导毛利率达 36%、且呈现稳步提升,新洁能、士兰微毛利率波动性较大, 宏微科技毛利率显著低于同业,但周期性明显。国内企业费率更低,净利 率明显优于海外企业,受益于毛利率提升、规模效应,斯达半导净利率持 续提升、2021 年达 23%,新洁能、士兰微净利率波动性较大。

从固定资产率来看, IDM 模式中尚处于前期投入期的企业较低,士兰微、 华润微 2021 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仅 1.7、1.9 次;采用 Fabless 的新洁能固 定资产周转率最高、2021 年达 8 次。

ipm 53防水效果,ip53防水是什么级别(15)

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看,海外大厂账期普遍较短,2021 年英飞凌、安森 美应收账款率达 8.6、7.9 次,国内企业华润微最佳、仅 7.6 次,但账期普 遍拉长。

四、投资分析

1. 斯达半导:国内 IGBT 模块龙头,新能源业务快速放量

公司主营为 IGBT 模块,2021 年 IGBT 模块收入达 16 亿元、收入占比达 93%,公司下游主要为工控和电源、新能源,收入占比为 62%、33%。主 要客户包括英威腾、汇川技术等企业。目前公司采用 Fabless 模式,代工 厂为上海华虹、上海先进等。

国内 IGBT 模块龙头自建晶圆厂,由 Fabless 走向 IDM。1)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国内首批 IGBT 公司,2011 年,公司研发出工业级中等功率模 块;2012 年公司研发出第一代自研芯片 NPT 型 IGBT 芯片,2015 年公司 对标英飞凌主流第四代 IGBT 芯片的 FS-Trench 芯片成功研发,并于 2016 年实现量产。2020 年公司 IGBT 模块排名全球第六,较 2019 年提升一名, 全球市占率达 2.8%,是国内唯一进入全球 IGBT 模块前十的公司。2) 2021 年末公司定增募资 35 亿元自建晶圆厂,预计达产后形成 6 寸高压功 率芯片 30 万片/年、6 寸 SiC 芯片 6 万片/年,功率半导体模块 400 万片/年。

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1)2021 年公司新能源行业收入达 5.7 亿元、同增 166%,公司应用于主电机控制器的车规级 IGBT 模块持续放量,合计配套 超过 60 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 A 级车超 15 万辆,应用于主电机控制器的车规级 IGBT 模块开始大批量配套海外市场,预计 2022 年海外市场份额将 会进一步提高。2)截至 2021 年 9 月公司已获得 3.4 亿车规级 SiC MOSFET 模块订单,交货周期为 2022~2023 年。

2. 比亚迪半导体:国内新能源车 IGBT 模块龙头,SiC 全球首家批量上车

公司主营业务为车规级半导体,产品涵盖功率半导体(IGBT 模块、SiC 器 件、IPM)、智能控制 IC(MCU)、智能传感器(CMOS)等业务,2021 年公司功率半导体收入达 13.5 亿元、收入占比 43%。

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采用 IDM 模式,是国内新能源车 IGBT 模块龙头。1) 公司于 2005 年组建 IGBT 团队,2007 年组建 IGBT 模块产线,2008 年公 司收购宁波中纬半导体、建立 6 寸晶圆生产线,2009 年自研成功 IGBT1.0 芯片,标志中国 IGBT 芯片实现 0 突破。2)2019 年公司在中国新能源乘 用车电机驱动控制器用 IGBT 模块厂商中位列第二、仅次于英飞凌、占比 达 19%。

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处于快速扩产期。1)2021 年末公司功率半导体晶圆 产能仅能配套新能源车 40 万辆。主要客户涵盖比亚迪、蓝海华腾、汇川技 术、英威腾、宇通汽车等。2)2020 年公司投资 10 亿元于长沙扩产 8 寸晶 圆产能、设计产能达 25 万片/年、配套新能源车 50 万辆。3)2021 年公司 拟投资 49 亿元于济南扩产 8 寸晶圆产能、计划于 2023 年满产、产能达 36 万片/年、配套新能源车 90 万辆,2022 年产能达 20 万片/年、配套新能 源车 50 万辆、新增收入 14.5 亿元。(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士兰微:国内功率 IDM 大厂,MOS、IPM 模块国内市占率领先

公司业务涵盖分立器件、集成电路及发光二极管三大板块,2021 年收入占 比达 53%、32%、10%。分立器件覆盖 MOSFET、IGBT、PIM、FRD、 SBD 等产品,集成电路板块覆盖 IPM、MEMS、AC/DC、DC/DC、MCU、 PMIC 等产品。

2021 年公司 IGBT 收入达 13 亿元,收入占比为 18%。其中 IPM 模块收入 达 8.6 亿元,实现翻倍增长,变频白电 IPM 模块销量达 3800 万颗,我们 估算在变频白电 IPM 市占率达 20%;工控 IGBT 单管批量供货,车规 IGBT 产品通过部分汽车厂商测试,开始小批量供货;光伏 IGBT 单管已在 国内部分光伏客户逐步上量。2020 年公司 IPM 模块全球市占率达 1.6%、 排名第九,IGBT 单管全球市占率达 2.6%、排名第十,MOSFET 全球市占 率达 2.2%、排名第十。

4. 时代电气:轨交装备龙头,轨交电网 IGBT 龙头,新能源 IGBT 快速放量

公司是主营为轨道交通装备产品,2021 年公司总收入达 151 亿元,轨交业 务收入占比达 81%,新兴装备(功率半导体、工业变流器、海工装备、传 感器件、新能源车电驱)收入占比 17%。

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采用 IDM 模式,2021 年公司 8 英寸 IGBT 晶圆月产 能达 36 万片/年。1)2008 年 10 月公司通过收购英国 Dynex 75%股权正 式将业务拓展进入高压 IGBT 领域,2009 年公司建成国内首条高压 IGBT 模块封装线,2014 年公司建成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 8 寸 IGBT 晶圆产能,产能达 12 万片/年,2017 年公司高压 IGBT 模块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领域, 并研制出世界最大容量压接型 IGBT。2020 年公司建成 8 寸 IGBT 晶圆二 期项目,设计产能 24 万片/年,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2)2022 年公司 投资 4.6 亿元将现有 4 英寸 SiC 芯片年 1 万片产能提升至 6 英寸 SiC 芯片 年 2.5 万片。

5. 华润微:国内功率 IDM 大厂、MOSFET 龙头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产品与方案(功率器件、集成电路)、制造与服务(代工、 封测),公司是中国本土领先的以 IDM 模式为主经营的半导体企业,同时 也是中国本土最大的功率器件企业之一。2021 年公司总收入达 92 亿元, 其中功率半导体收入达 38 亿元,MOSFET 收入达 26 亿元,IGBT 收入约 2 亿元。2020 年,公司占全球 MOSFET 分立器件市场份额的 3.9%,位居 世界第八。

2021 年末公司 6 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为 23 万片/月, 8 英寸晶圆制造产能 约为 13 万片/月。公司联合大基金投资 76 亿元扩产 12 寸晶圆,预计达产 后新增产能 3 万片/月。

6. 宏微科技:深耕 IGBT 产业,光伏、车规级 IGBT 进展顺利

公司主营功率器件(IGBT、FRED、MOSFET 等),2021 年公司功率器件 收入达 5.4 亿元、占比达 99%。下游涵盖工控电源、新能源,2020 年收入 占比为 91%、6%,公司客户涵盖台达集团、汇川技术、华为等。公司经 营模式为 Fabless,代工厂包括华虹宏力、华润华晶等,华虹宏力负责 IGBT 芯片代工,华润华晶负责 FRED 芯片代工。

深耕 IGBT 产业,光伏、车规级 IGBT 进展顺利。1)公司成立于 2006 年 8 月,是国内第一批 IGBT 公司。2007 年,成功研发第一代 FRED 芯片, 2010 年,推出第一代 IGBT 产品, 2021 年,成功研发第五代 IGBT 产品、 登陆上交所科创板。2)2020 年公司 IGBT 收入为 1.87 亿元,收入占比 56%,销量达 199 万块,在国内产量市场份额达 1.8%。3)2020 年 2 月, 公司与华为技术签订了《关于光伏 IGBT 产品的合作协议》,合同期限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3)公司车规级 IGBT 模块 GV 系列(对标英飞凌 HPD)产品已实现对 Tier 1(车厂一级供应商)客户小批量供货,已定点 15 个车型。公司已进入 4-5 家汽车品牌厂商,合计完成 15 个车型定点, 预计将于 2023 年大幅放量。2022 年,公司 750V 车规 IGBT 及汇川定制 款有望贡献收入。4)公司目前已有部分碳化硅器件稳定出货,并积极与下 游客户共同开发高功率等级的碳化硅器件。

7. 新洁能:MOSFET 设计大厂,新能源用 IGBT 快速放量

公司主营功率器件(MOSFET、IGBT 等),2021 年功率器件收入达 13.5 亿元、收入占比达 91%,其中 MOS 收入为 13 亿元,IGBT 收入为 0.8 亿 元、同增 529%。公司经营模式为 Fabless,代工厂包括华虹宏力、华润上 华等。

2021 年公司的 MOSFET 在汽车电子市场重点导入比亚迪,目前已实现十 几款产品大批量供应,并进入多家汽车品牌整机配套厂;光伏储能市场公 司的 MOSFET 和 IGBT 产品已在国内主要的头部企业实现大批量销售,将 成为公司 2022 年重要业绩增长点。

8. 扬杰科技:IGBT 快速放量

公司主营为各类功率半导体(MOSFET、IGBT、小信号二三极管等),经 营模式采用 IDM、Fabless 并行,2021 年公司功率器件收入达 35 亿元、 占比达 80%。公司实行双品牌战略,“扬杰” 品牌主攻国内和亚太市场, “MCC” 品牌主打欧美市场,2021 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达 24%。

2020 年,基于 8 寸工艺的沟槽场终止 1200V IGBT 芯片系列及对应的模块 产品开始风险量产,IGBT 高频系列模块、IGBT 变频器系列模块以及相应 的半桥模块及 PIM 模块获得批量订单。2020 年 2 月,公司与中芯绍兴达 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 8 寸高端 MOS 和 IGBT 的研发生产领域展开深度 合作,同时中芯绍兴保证公司获得的产能支持不低于 2000 片/月,协议有 效期为三年。

9. 东微半导:IGBT 小批量量产

公司主营为 MOSFET、IGBT,2021 年公司 MOSFET 收入达 7.8 亿元、 收入占比 99%,公司 IGBT 产品采用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 TGBT 器件结构, 2021 年 TGBT 产品首次量产出货、实现收入 0.06 亿元、收入占比 1%。 2021 年公司下游主要包括充电桩(20%)、逆变器(5%)、车载充电机 (5%)、工业、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经营模式为 Fabless,代工厂包括华 虹半导体、粤芯半导体及 DB Hitek 等厂商。

10. 捷捷微电:IGBT 处于在研阶段

公司主营为功率半导体,包括晶闸管、二极管、MOSFET 等,晶闸管、二 极管采用 IDM 模式,MOSFET 采用 Fabless 模式。2021 年公司功率器件 收入达 14 亿元、收入占比达 81%。公司目前 IGBT 产品处于研发阶段,未 来可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