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广州29岁女生林小姐出现口干腹痛头晕等症状,多脏器出现衰竭,送医院后被确诊为爆发型糖尿病并送进了ICU。医生称,她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平日常喝奶茶。
该事件一时之间冲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感叹糖尿病真的来得太猝不及防了,而有部分网友则表示质疑,认为甜食和糖尿病没太大关系。
广东29岁女生患爆发性糖尿病进ICU
上热搜后有网友反对“奶茶罪过论”
说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中国更是“糖友”人数位居世界第一的国家,大约每10个人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并且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
近日,广州29岁女生林小姐就被确诊为爆发型糖尿病并被送进了ICU。医生称,她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平日常喝奶茶。
该事件于今日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感叹糖尿病真的来得太猝不及防了。
“奶茶好喝,但千万不要当水喝,平时还是要控制控制再控制。”
“现在糖尿病的年轻化越来越严重,应该警惕起来。”
不过,也有网友发出质疑声,认为林小姐得糖尿病跟奶茶和甜食没太大关系。“吃甜食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
“她平时肯定不只是爱喝奶茶,饮食结构出了问题,别只甩锅给奶茶!”
吃甜食、喝奶茶到底会不会得糖尿病?
医生:长期摄入后变胖会引发糖尿病
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为什么得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糖尿病和吃糖吃甜食到底有没有关系? 每日一杯奶茶会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吗?爆发性糖尿病到底有多可怕?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玉华表示,无论哪一种糖类食物都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如果长期多吃糖类食物会导致多余的热量摄入,引发肥胖而有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糖尿病。并且,多吃糖类食物可使许多隐性糖尿病患者迅速转为显性。与藏区牧民们喝的牛奶煮茶不同,现在市面上卖的奶茶大多含有较高糖分及其他添加剂,经常喝容易增加体重,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容易发生糖尿病,所以平时喝奶茶还是要适当节制。
此外,陈玉华主任提到,糖尿病分为很多种,包括1型、2型、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各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各种糖尿病病因有所不同,由于长期饮食不合理尤其是超量导致肥胖引起的糖尿病多为2型糖尿病。
而林小姐所患的爆发性糖尿病其实就是指1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成因包括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以及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都可能导致胰岛功能免疫破坏而出现胰岛损伤。
爆发性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短时间内出现胰岛β细胞的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血糖急剧升高,进而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以林小姐之所以短时间内出现爆发性糖尿病并不单纯是因为喝奶茶喝饮料,而是以往就存在1型糖尿病却不自知,在喝大量含糖饮料后血糖处于较高水平,进而导致身体在短时间内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高血糖的高渗和利尿作用,会迫使人想要大量饮水,林小姐在几天内喝掉十多瓶饮料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提醒了大家,当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一定要及早就医,寻求专业的诊治。
大部分人得糖尿病而不自知
提醒:酗酒、熬夜都可能引发糖尿病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饮食热量食物越来越多,运动量减少,加之环境的变化,以及一定的遗传因素导致了糖尿病人越来越多。但是很多糖尿病早期的病人压根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当得了糖尿病以后,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陈玉华主任表示,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症状。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如持续乏力、精神差、反复牙龈出血、皮肤瘙痒、男性性功能减退、女性有持续不愈的外阴瘙痒和真菌性阴道炎;患有炎症感染性疾病进行抗炎治疗效果差、外伤性或手术后皮肤创面持续不愈合,甚至感染发炎持续加重、四肢指趾端麻木、视力显著下降等。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症状表现上有所不同,像林女士所患的1型爆发性糖尿病,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多为青少年病人,起病较急,症状较明显。
而目前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2型糖尿病,常在40岁后起病,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病人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体检时发现,常有家族史。临床上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常同时或先后发生。
此外,陈玉华主任也提醒大家,除了摄入过多、运动太少后变胖会引发糖尿病以外,还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容易引发。如酗酒会干扰身体中葡萄糖正常代谢,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吸烟容易诱发和加重糖尿病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长期熬夜或睡眠不足会使升高血糖激素释放增多,减弱胰岛素降糖能力。另外,睡眠不足也会增加人们食欲和饥饿程度,晚上吃夜宵,身体太劳累,活动量减少,势必引起肥胖和超重,最终导致糖尿病。
虽然糖尿病的发病群体越来越大,年轻化趋势越明显,但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是没法避免的。陈玉华主任补充道,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糖尿病知识,增强体育锻炼,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保持健康体重,是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的。
撰文:深圳大件事智库研究员 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