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八年初,就是1138年春,一直因主张“议和”的秦桧赋闲在家已经超过五年后,突然被重新任命为南宋宰相。
这一份来自宋高宗的任命,让人瞠目结舌,意味着什么,朝野上下都很清楚。
南宋要服软!金人想议和!从绍兴二年到绍兴五年,宋高宗还是一腔热血,希望恢复故土,然而对峙与战争,就像无底洞,消耗南宋与金国的实力。双方争斗这么几年,战线依然没啥变化,付出与成果不成正比,这就让宋高宗看着空空的国库,无限感伤。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宋高宗想。
南宋很难,本来,江南就远不如中原实力雄厚,靠着长三角粮仓过日子,大批人马、百姓来到江南后,这个负担就让江南迅速爆炸。
再加上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南宋初年连连战争,江南百姓日子不好过,是真的!
朝廷内部,北方官僚过江龙和南方本地地头蛇的争斗,更是激烈,想当年,诸葛亮都没有解决蜀国内部本土和荆楚两派官员的明争暗斗,更别说宋高宗。
金国也不容易,损耗都是相互的,金国还是三面开打,南面是宋,西北是草原人,内部还要解决地盘迅速扩大带来的矛盾,是的,金国也要解决地头蛇和强龙的问题。
这让金国苦不堪言,主和派的挞懒,同样希望结束与南宋旷日持久的战争。
议和经过秦桧回来了,一个能够沟通南宋与金的人物。这就让“议和”迅速提上日程。
同年五月,南宋和金国开始前期接触,王伦此前就出使金国,金人派乌陵思谋等随同王伦来议和。
金国条件:恢复刘豫为蜀王(此前自称儿皇帝),放归部分宋朝皇室,让出河南、陕西部分领土归还南宋,南宋称臣。
这个条件初步得到宋高宗的认可,不过这个条件由于是初步接洽并没有“广而告之”,知道的人并不多。
同年十一月,金国正式派出使臣:张通古,萧哲前往南宋议和。沿途,金国使臣便自称是:诏谕江南,以宗主国的态度对待南宋。
这让宋高宗措手不及,原本想等和谈正式完成,再慢慢做工作的安排,一下子被打破。
金国使臣还没有到杭州,南宋朝廷已经势同水火。
南宋武将反对议和一派,比如韩世忠、岳飞等明确反对,理由是领土不能丢。
南宋文臣反对议和一派,比如许忻、赵雍、朱松、胡珵等等,理由是赔款不是问题,问题是名分,称臣是对南宋的。。
最为代表的,儒家文臣曾开,对秦桧说:只“论存亡”,不“论安危”。意思是说,南宋现在多难过,老百姓多艰难不重要,重要的“名节”不能丢,把向金国称臣看作亡国。
也就是说,南宋文臣一派,主张的观点是坚决不能“称臣”,其他的都好说。
此时恰逢南宋理学兴起,失节事大,这一观点逐渐走向主流,结合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只能感叹,每一个主流的思想都是当时实际生活的产物。
面子和里子谁重要,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
你怎么看呢?
秦桧的“智慧”金国诏谕江南这出戏码,有他自身的考虑,却给南宋高层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武将韩世忠上书表示自己愿意与金人拼死一战,宋高宗并没有在和谈关口压制这种声音,这种“主战”呼声,本身就是一种和谈必备的筹码,古往今来,从未缺席,包括今时今刻。
借助这种“和”、“战”相加的国内话语,秦桧与金国使者顺利达成一项让双方都能顾及颜面的结果。把原有的“诏谕”换成“国信”,把“江南”还是成为“宋”,承认南宋皇室的地位。
由秦桧代表宋高宗在驿站接受“国书”,避免宋高宗“称臣”的尴尬。金人许诺先归还所侵占的陕西、河南部分领土,归还宋徽宗灵柩以及宋室旁系亲属。条件达成,具体的盖章合约再行拟定。
这一点来看,秦桧算是极有智慧的“谈判”专家。
绍兴九年,南宋派人出使金国,处理领土交接,同时派出武将借道四川前往陕西、河南驻守。
绍兴十年,金国内乱,金兀术上位,主张议和的挞懒下台,金兀术认为归还南宋领土是极大的错误,准备进攻南宋。
值得讽刺的是,金人毁约南下,再次侵占河南,派出的人马开始并不多,但大多望风而降,比如《朱子语类·本朝五》记载:
当时下河南止用单使。有一相识,为蔡州平舆尉。一日弓手报: ‘天使至,县尉
当出迎。’曰: ‘天使何人?’曰: ‘北使。’曰: ‘我南朝官,不可拜北使。’曰: ‘如此,则官
人可归矣。’乃为办两车,并骨肉送之入南境。既而使到,县官皆投拜,盖本北人未
换者。
单人可降一座县城,由此可见,这些国界附近区域的百姓,经历连连战乱的苦痛,已经不太在意皇帝姓什么了。现在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价这些区域和人,是很不负责任的。
宋高宗以“称臣”屈辱,换来军事和领土的利益,老百姓稳定的生活,是不该受到指责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斥责宋高宗和秦桧向金人“称臣”的前提,是以南宋为皇朝正统。
宋、金、辽,还有西夏,是并存的几个政权,其领地均在今华夏版图之内,其种族是炎黄一脉,文化也大同小异,谁是正统?
何况如今,随着大统领走人,新人上位,也还不是要准备议和吗?
文:你说那是个成语
相关:《秦桧逃回南宋,有人说他是奸细,为何陆游反而为他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