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1956年,日本水俣湾地区被一种可怕的疾病笼罩——被感染的患者浑身抽搐、四肢都已经弯曲变形、腰背蜷缩成一团。甚至在不远的病床上,有些患者刚刚因疾病身亡,尸体还来不及搬走……
而这就是历史骇人听闻“水俣病”事件,“水俣病”事件的起源正是由于金属汞污染导致。
而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引起重大公共卫生关注的10种化学品中,汞、铅等耳熟能详的金属物质,赫然在列。
但其实重金属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远,甚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重金属污染指的是密度大于5.0g/cm或其他化合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制造、冶炼、废气废水排放等过程中,导致环境中的污染物增加,周边环境质量极速恶化。
除了水污染,食物中也含有重金属。如大米、玉米、土豆等,重金属就藏匿于生长的土壤中。
而肉类的重金属则来自于污染的饲料或兽用药,海鱼的重金属则来自食物链中,一层层地逐渐堆积。一般食物链顶端的海洋生物,如鲨鱼、章鱼等,体内含有的重金属最多。
重金属无处不在。这也意味着,很可能它们正在不断危害人体健康。
根据中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最近的全国调查显示,有16%的土壤样品及19%的农业土壤样品受到重金属感染。在这些土壤中,某些重金属浓度似乎以更快速度增加。
为什么土壤成了重金属污染“重灾区”?原因主要有2点。
土壤酸化
菜市场需要大量价廉物美的食材供应,而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氮肥,氮肥施用越多,土壤酸化就越严重,土壤里的重金属过分活跃,粮食和蔬菜里面的重金属就会增高。
磷肥短缺
磷肥是很好的肥料,但是它不像氮肥可以取之不尽。优质的磷肥来自于鸟粪石,且含有很少重金属,但储量也很少。
因此,想要减少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威胁,防范土壤污染依旧是重中之重。
环境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重金属的出现,而生态种的部分生物以及食物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这3种食物:
1、糙米
糙米是不少人喜欢的粗粮选择之一,但其容易受到砷污染,容易带来砷过量的健康风险。
想要健康吃糙米,首先一定要认真选品,查看是否有产地合格证,最好选择有机产品。其次要注意食用量,每天限制在50克左右,杂粮最好换着吃,如小麦、燕麦等,帮助降低风险。
2、海鲜
海鲜虽有营养优势,但由于海水中的有害污染物比陆地更严重,这些海底食物很可能藏有铅元素、汞元素等重金属物。
因此,海鲜不宜过量食用,建议每次100—200克,每周不超3次为宜。此外,鱼头、鱼鳃、内脏等部分含有重金属相对较高,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