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携带有EB病毒[1],但成年人的免疫力比较强,即便携带EB病毒一般也不会出现症状,但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对比较弱,一旦感染就很容易发病,这种病会侵犯到身体的各个脏器组织,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亲吻病”是如何传播的?
ED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有3种:飞沫传播、输血传播以及唾液传播,其中唾液传播是最为常见的“人传人”方式,而“亲吻”则是唾液传播的“不二法宝”。
很多长辈看到孩子可爱,总忍不住亲亲抱抱,还会对嘴亲,更有一些长辈在喂养孩子时会自己先尝一口冷热再给孩子吃,甚至是自己咀嚼食物后喂给孩子,而正是这些看似“疼爱”的举动却给孩子带来了病毒威胁,给EB病毒有了可乘之机。
据统计,在3-5岁儿童中,约80%-90%的儿童都感染过EB病毒[1],而很多感染EB病毒的宝宝,在病毒感染早期大多都会出现发热、头疼、嗓子疼等症状,和普通感冒的症状极为相似,所以很容易被误诊,也就加大了生命威胁,严重还会丢了性命。
所以在刚开始发病时,及时认清疾病症状,至关重要!
感染EB病毒早期,主要症状有哪些?
EB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周左右就会好转,如果拖久了耽误了治疗,EB病毒就可能会“攻击”到心、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一些有遗传缺陷的孩子,一旦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死亡率可高达50%,所以尽早发现,才能对症治疗。
ED病毒感染的特点:高热、咽炎、淋巴结肿大,号称“临床三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