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南宁市民黄女士带着出门游玩时发现,儿子不时用手“挠痒痒”,细看,嘴巴上还有一些小红点。“会不会是在幼儿园被传染了手足口病?”这可把黄女士吓坏了。幸好,带去医院检查后,只是虚惊一场。广西疾控专家提醒,进入4月,天气逐渐转热,又将进入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5岁及以下儿童易感根据往年规律,每年3月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出现上升趋势,第一个发病高峰将会在4-6月份出现。在这个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要想家里的小朋友少生病,家长们就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手足口病为急性起病,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但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6月龄以下婴儿因有胎传抗体的保护发病较少,从6月龄开始发病逐渐增加,1-2岁儿童发病风险最高。低龄儿童发病后得重症、死亡的风险更高。
●这些地方存在传染风险!
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一些大型商场中的游乐设施是妈妈们遛娃的好去处,摇摇车、海洋球池都能吸引孩子。特别是“海洋球”世界,容纳几十、上百个小朋友同时玩耍,孩子在里面玩得可开心了,有的甚至可以一玩就是半天。
疾控专家提醒
喜欢带孩子去这些“溜娃场所”的妈妈要当心了,央视曾曝光了海洋球卫生情况:部分海洋球池几天才清洁一次,清洁的方法也只是用消毒水喷洒一下。
一天成百上千个小朋友玩耍的球池,清洁频率却如此之低。没有消毒干净的海洋球,就存在传染手足口病的风险。对于遍布商场、社区商店前的摇摇车,大多数家长都不会觉得坐摇摇车会有什么危险。事实上,摇摇车这样的公用儿童游乐设施,几乎没有什么人去维护,更做不到及时消毒。如果有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乘坐过,病毒通过患病宝宝的密切接触留在摇摇车上,其他宝宝再次使用时就可能会交叉感染。
●做好两件事远离手足口病!
疾控专家提醒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患儿是主要的传染源,不少家长回家不洗手就抱娃,不注意个人卫生时就有可能在家庭和幼托机构内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本病可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到传染源的粪便、口鼻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途径传播。家长和儿童都应时刻注意手部的清洁,勤洗手,家居和孩童用品要常消毒,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其次就是接种EV71疫苗。建议≥6月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
接种EV71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再次得手足口病,但可大大降低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风险。可保护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受损伤,让孩子正常发育,健康成长。现阶段该疫苗尚属第二类疫苗,需要家长自费、自愿选择接种。
●万一中招应该这么做!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目前并无特效治疗药,抗生素亦无效。
不过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通常一周左右可痊愈。家长们要做的主要是缓解孩子的不适,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就医,仅有极少部分患儿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
得手足口病后,首先要注意隔离。手足口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很容易传给其他宝宝,如果家里还有其他宝宝,建议分开居住,以免传染。
学生和幼儿患病期间应停课休假,最好不要外出,更不要到公共场所玩耍,以免传给其他健康宝宝,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返校/托幼机构。其次是控制发热,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降温。
饮食上要保持清淡,口腔有疱疹时,可能因嗓子疼而拒食,可让宝宝吃“温凉、软糯、清淡”的食物,避免过咸、过酸等刺激性食物。
防止患病儿童抓挠。通常手足口病的皮疹不痒、不痛(但某些型别,如柯萨奇A6型可伴疼痛),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可给孩子换上舒适、柔软的衣服,勤剪指甲防止抓破皮疹继发细菌感染。
可适当擦涂炉甘石洗剂,如有疱疹破溃,可以擦涂刺激性小的碘伏,并保持局部清洁。还有就是消毒通风。酒精对手足口病病毒无效,患儿用过的东西如玩具、家具等可用含氯消毒水进行消毒,餐具可煮沸或其他高温方法消毒,衣物、被褥、毛巾等清洗后在阳光下暴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
来源: 南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