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等意识无法操控的肌肉称为“不随意肌”,腹式呼吸即是使用同为不随意肌之横膈膜的呼吸法。改采腹式呼吸时,可大幅减轻大脑的随意肌运作思考,自然有益于冥想。
当习惯腹式呼吸后,就请长吸一口气、长吐一口气。吸气、吐气时间会随着冥想技巧的熟练而自然增长,但起初请有“意识性”地进行,练习更安静的腹式呼吸。
深呼吸固然好,但初学者的腹部无法如想像中隆起,反而造成呼吸痛苦。尚未习惯前,还请不要勉强自己。
起初由于腹部肌肉偏硬而无法隆起,为了使自己习惯,应采取以下作法:
深深吸气后暂时停止呼吸,等待约五至十秒。之后请再尝试吸气,大约可再增加三十至一百毫升的吸气量。若是再短暂停止呼吸,我想吸入量还能再增加。以此方法,可以逐渐增加自己的吸气量。
看似已经吸饱气了,却仍得以继续吸气的原因在于,在暂停呼吸的数秒时间里,小肠等内脏会自行移动调整位置。宛如已经客满的电车,行走一小段路后,乘客因左摇右晃调整位置而出现空间。这也可称之为消化,小肠等移动顺畅时,自然就能轻松深呼吸。
4.接着挑战“丹田呼吸”
当习惯腹式呼吸后,接下来就请挑战深度腹式呼吸,也就是所谓的丹田呼吸。
刚开始请以手按住心窝至肚脐间的腹部(肚脐以上的腹部),留意不要使这部位隆起的同时,进行腹式呼吸。也就是,只使用丹田(肚脐以下的腹部)进行呼吸。
当掌握这种使特定部位隆起至一定程度的腹肌使用法后,接着请拿开手,仅利用腹肌而非肚脐以上的腹部呼吸,这就是丹田呼吸。
呼吸练习不限于冥想时,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留意呼吸状态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练习,请善加把握时间。“心情变好”、“血液循环变好”等附加效用,绝对会让你惊为天人。
5.结“印”驱除困意
所谓结“印”,如同前述是以大拇指和食指扣成环形,双手置于膝上。手掌朝上或朝下均无妨,关键在于指尖轻轻贴合。
虽然这是为了避免不小心在冥想过程中睡着而开发出来的动作,但其真正意义有很长一段时间并不为人所知。虽然形式留传下来,但“印”的真正效用并无法在相关书籍中寻获,自然也没有人向我说明过。因此,结印之目的是为了冥想时“避免困意”,乃是我个人做出的解释。
当人感到困意时,大脑对人体发出的指令将减少,结印的指尖肌肉接收的指令也逐渐失效。此时指尖肌肉开始松弛,指尖围成的圆圈会自然松脱。食指与大拇指指尖的皮肤因而分离,分离时,皮肤的细微感觉将会作为讯号传送至大脑。
同时,人体与神经讯号间的传递并未完全中断,当指尖分离时,仍会有“啊”的察觉感受。换言之,指尖分离时会产生知觉。
感到困意而解除结印,人会因而接收皮肤感觉的刺激讯号。
冥想时睡着就无法称之为冥想,因此绝对不容许打瞌睡。而结印就是避免冥想时陷入困意的动作。
6.整理杂念是进入下个阶段的第一步
整理“杂念”可说是初步的重要工作,请将脑中浮现的杂念全数搁置。所谓“搁置”即是将进行思考、检讨的动作暂且“保留”,或者也可说是“延后”。
虽然应该不要去想,但大脑并不会接受“不要思考”、“忘记这些吧”的提案。因此,并非真的不进行思考,而是提出“先暂且保留”、“延后再处理”来改变顺序。如此一来,尽管不情愿,大脑仍会接受。
总而言之,这么做可使大脑将放在思考对象上的心思,转回唱诵曼陀罗上。
7.适合冥想的姿势
为了集中精神于冥想,坐下的姿势最适合不过。想要提升冥想效用,除了要设法减少外在声音与刺激,也应避免自身产生刺激与资讯,如此才能让脑中整理作业等顺利进行。
为此就必须减少身体的动作,但身体活动最少的躺卧姿势,其实容易使人睡着。
“冥想”不等同于“睡眠”。或许有人会认为只要不睡着,躺着冥想也无妨。但一般来说,由于每晚的习惯会使大脑认定躺卧就是睡觉时间,尽管想着“不对、不对,现在不是要睡觉,是要冥想”,最后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此外,坐姿可使背脊维持笔直、减少背脊上神经的负担,就这个观点来说,坐姿可说是最适合冥想的姿势。
每天花5分钟冥想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静观冥想
✅ 分享科学的冥想方法,助你拥有平静、明晰、高效、幸福的生活,改善焦虑、失眠、分心等困扰。数十万人在此冥想打卡,冥想记录和冥想成长。
▲ 冥想冥想,洞察自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