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看似难懂的体质鉴别和五脏精准辨证,其实也有一学就会的「捷径」。
作为中医爱好者,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尴尬:自我感觉都懂一些,但真正面临问题的时候又不知从何下手。
中医诊断讲究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古人将望诊列为四诊之首,自有其中道理,所谓司内揣外,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头面部、五官和皮肤的颜色、状态等,可以得知身体的阴阳偏盛状态,疾患所在的脏腑位置,是表症还是里症,性质属于寒还是热……
望鼻知健康
望诊方法深刻体现着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其中,最为精要的就是《黄帝内经》的「明堂望诊法」。这当中的「明堂」,就是指鼻部。该如何观察呢?(快!赶紧拿起镜子)
鼻的正常表现应当是鼻骨高挺而隆起,端正而平直。五脏在面部的相应部位,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面部的中央,六腑在面部的相应部位列于五脏所属部位的两旁。
- 鼻子的上面两眉之间的部位,观察肺;
- 鼻子最下凹陷的部位,两眼之间观察心的功能;
- 鼻梁观察肝的功能;
- 鼻头观察脾的功能;
- 鼻唇沟下面观察肾的功能……
若五脏安定平和,五脏真气所化生的五色就会正常地反映到面部,而不会出现患病的异常色泽,连鼻部的色泽,也会明润而清朗。
望五官察脏腑
在《黄帝内经》里,提到的另一个望诊秘诀,就是通过五官来观察人体的脏腑健康状况:
- 鼻是反映肺象的器官,患肺病的人,喘息不止,鼻孔翕张;
- 眼睛是反映肝象的器官,患肝病的人,眼圈发青;
- 口唇是反映脾象的器官,脾有疾患,嘴唇发黄;
- 舌是反映心象的器官,心病的人,舌短,颧骨部发红;
- 耳是反映肾象的器官,患肾病的人,颧骨部和额头发黑。
而在六腑当中,胃为水谷之海,凡是颊部肌肉丰满,颈部粗壮,胸部开阔的,胃容纳水谷的量都很大;通过鼻窍的隧道长短,就可测知大肠的状况;通过嘴唇厚薄和人中沟的长短,可测小肠的情况;下眼睑宽大的,其胆气刚强;鼻孔掀露于外,可知其膀胱不固,容易发生小便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