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亨利·詹姆斯说:“一个人的房子,一个人的家具,一个人的衣服,他所读的书,他所交的朋友这一切都是他自身的表现。”
深以为然。房子是身外之物,也是容身之所。也许很多人,兜兜转转一辈子,就是为了买一套房子。
人与人交往时,无形之中就会谈到彼此的家庭,知道对方住在哪里,兴许会去对方的家里去串门,喝杯小酒。
认真观察之下,就会明白,一个人住的房子,暴露了他的人品。
01
房子旁边的邻居,暴露了一个人的交友态度。
古人说:“与德比邻,道不孤。”
和道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注定不会孤单,还会有很多的凝聚力,吸引更多的好邻居。
北宋时,王安石初入京城,派儿子王雱去寻找住房。他交代儿子,看看司马光家附近,有没有房子。
虽然这件事,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从“嘉佑四友”的典故中,可以看到,王安石和司马光,是很好的朋友。虽然主张不同,但是社交上,彼此尊重,也常常谈论到天下大事。
史学家范镇倒是逮住了机会,和司马光做了邻居。
不说别的,就凭借“司马光邻居”的身份,都能说明,自己的人品不差。
司马光在任期间,让木匠做了一个枕头,圆溜溜的。晚上睡觉,枕头一滚动,就会警醒梦中人。夜里醒来,他静坐在案前,思考当天有什么事情没有办好,需要马上改正。
司马光年迈时,对儿孙说:“留财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邻居交往,可能会有矛盾,但是更多是“互相影响、多番交流”。
现在,很多人住在城里,买了房子,也不和邻居交往。但是他选择小区时,仍旧对邻居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周围大概住了什么人,买房的人,是知道的。
特别是一些有交往的邻居,可以互相见证人品。常在小区走,哪能没有“友”?只是交往的深浅不一样罢了。
看一看,你交往的人,住在哪里,有什么样子的邻居,人品如何,就看邻居了。最好,是和司马光这样的人做邻居,被他的思想左右了自己,不亏。
02
房子的来源,暴露了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一套房子,是有“前世今生”的。
比方说,棚户区变成了高楼,住在里面的人,多半是本地的住户;因为去了大城市工作,在单位附近买了房子,说明了一个人的迁徙过程,体现了工作的收入情况;一辈子只能买一套房的人,生活相对贫困;一辈子买几套房的人,赚钱容易一些。
任何一套房子,都离不开钱。但是钱从哪里来呢?得多看看。做生意、打工、收垃圾、一家人凑钱、坑蒙拐骗......从行动来看,人品好坏,就一目了然了。
唐朝时,有一个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姐,为人非常霸道。她一到京城,就和唐玄宗结交了,还被唐玄宗称为“姨”,赏赐了一套房子。
有一段时间,官员韦嗣立仕途不顺,人生跌落低谷。虢国夫人跑到韦家,说:“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
以此可见,虢国夫人是霸占了韦家的房子,其人品低劣,可见一斑。
你也许会发现,总有一些人,住在豪宅里,还开着豪车。但是他们的人品,不敢恭维。也许他们是一个负债累累的老赖,或者长期负债,也没有考虑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也有一些人,靠做坏事起家,还以为能瞒天过海。一旦得到报应了,房子就被封了。这样的房子,住在里面,也不踏实。
相比之下,我们更愿意相信结交那些勤勤恳恳打工的人,他们的房子不大,但是买房的钱,来路分明,不亏心。
当然,从祖辈手里得到了房子,并且能够坚持过简朴生活的人,也是人品不错的人。
03
对房子的真实态度,暴露了一个的内心世界。
你去某些人家里做客,主人喜滋滋地告诉你,吊顶花了几万,灯泡花了几万,还是从外国来的;墙壁就做了好几次,花钱十多万;地板特别贵,贵得离谱呀......别以为,这样的人家,值得你羡慕,人家只是吹牛而已。
用房子来衬托面子的人,最没有面子。并且人品不太好。
宋真宗时期,有一个叫李沆的宰相,到了京城后,不买大房子,而是在小胡同里住小房子。胡同很窄,一匹马到里面,也要小心翼翼地掉头,要是一辆大马车,就无法掉头了。
有人说,这个宰相,太抠门了。
他笑着回答,如果子孙没有用,买了大房子,也守不住。
妻子也劝他,要有宰相的样子。他说:“夫人啊,人生朝夕不可保,又岂能久居?”
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就那么几十年,说不定哪天就走了。还总是念叨房子干嘛呢?住房的事情,不要想着万万年。
人生都不能如意,更何况是房子?如果有人把房子太当一回事,说明他没有活明白。
看看周围的人,对房子的态度如何?别让高调的人,蒙住了人心。
04
房子没有梁早晚得塌;人要是没品迟早得崩。
一套好的房子,可以让一个人挺起脊梁,堂堂正正地赚大钱,富贵子孙。
不要在乎房子的价格和大小,要看看,房子里住了什么人。要是家人勾心斗角,对社会做了亏心事,房子就变成了闹心的事情,生活也会战战兢兢。
人品好的人,房子是干净和睦的,邻居是走正道的人,买房的钱是血汗钱。
好的房子,会温暖一生;好的人品,能撑起底气。
记住,此心安处是吾家。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