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归妹)
如果从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族外婚的开端,应该是相对野蛮的“掠夺婚”(Marriageby Capture),但族外婚作为制度 不能靠掠夺婚维系,这一制度的完成完善,还是需要有所谓“交换婚”(Marriage by Exchange)。所谓秦晋之好(嬴姬)或者周齐(姬姜)、周宋(姬子)、鲁齐(姬姜)、卫宋(姬子)、郑申(姬姜)、秦楚(嬴芈)的长期联姻,正是这一婚制在历史上的反映。
(古罗马人劫夺萨宾女子)
(萨宾女子劝阻一边是丈夫的罗马人一边是父兄的萨宾人交战)
另一方面,“取妻避取同姓,避灾乱也”(《国语》)和“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说明周人已经认识到族内婚在生理上带来的致命弊端,这也是其大力发展族外婚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晋之好》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