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五种分类,麻风病分为哪几型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2-29 14:40:16

滕州麻风村于2014年迁入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常山村,这里生活着几十位麻风病康复者。

由于缺乏对麻风病的有效防治,隔离曾是与麻风病作斗争的主要手段,上世纪50年代,氨苯矾问世,人类有了治疗麻风病的办法,麻风村也转为治疗和隔离并重。1957年第一次全国麻风防治工作会议发布《全国麻风防治规划》,提出“边调查、 边隔离、 边治疗”,认为麻风村是防治麻风病的良好形式。

为防治麻风病,各地政府在海岛、偏远山区等建立了一批麻风病隔离区,俗称“麻风村”。直到1981年,第二次全国麻风防治工作会议决定,放弃新建麻风院、村收容隔离麻风病人的办法,强调“联合化疗”可在家进行。此外,一批患者陆续治愈出院,各地也合并、撤销了一部分麻风村。

据2011年发布的《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当时的中国有22万麻风病治愈存活者,其中超过10万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可见畸残;约2万治愈残老者滞留在麻风病院(村)内。公开报道显示,截至去年,中国仍有600多个麻风村,广东登记的麻风病例全国第一,总数占全国近1/5,现有麻风村67个,收留康复者1800余人。

在东莞泗安,张阳度过了一段安静的生活。

麻风病的五种分类,麻风病分为哪几型(5)

此前,接受联合化疗法,在药物的作用下,张阳的脸部发黑,俗称“狮面”,目前仍未完全褪去。今年7月,出现痛感,张阳得每天吃两次药,一天没什么精神,嗜睡,体重也长了20多斤。

接受护理治疗,他的腿逐步好转,当年10月基本恢复正常,可下地行走;按联合化疗法吃药,他的病情也得到控制。在药物作用下,他的脸部发黑了,这是麻风病人常见的面部特征,也称“狮面”。

除了有吃有住,还能和老人们、义工们聊天,张阳爱上了钓鱼。

麻风病的五种分类,麻风病分为哪几型(6)

义工们在枣庄常山村租下了民房,目前接收了7位“院外”的麻风病康复者,其中5人年过七旬,2人是80后。

“院外”患者

麻风村收治病人,一般按照户籍划片收治,张阳能进入泗安,属特殊照顾。2017年10月,广东省泗安医院换了新院长,新院长要求张阳离开,理由是张阳是四川籍,不符合收治要求,且张阳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可以离开了。

没有去处,张阳在街上睡了一晚,他以为又要开始流浪了。第二天,在泗安服务的义工跟他说,他可以去山东。

张阳很敬佩义工,他清楚记得,进入泗安的当晚,他正准备睡觉,义工来看他,别人都怕他远离他,但义工没有,反而帮他穿衣服,抱他坐轮椅。

为麻风病人服务的义工,也有自己的组织,他们自称“助手”。“助手”的一名管理人员张吉祥说,该组织自2006年成立,一些爱心人士见麻风病人可怜,自愿加入;目前该组织共有50多人,在全国40多个麻风村服务过。

据张吉祥介绍,外界对麻风病仍然恐惧,麻风村缺乏护工,就算有钱也难请到人,留守的麻风病老人多靠相互协助;义工进入麻风村服务,政府提供水电、住宿,义工自行解决吃饭问题。

2010年,“助手”成立“迷羊之家”,在山东枣庄市滕州市麻风村附近租房,收留照料特困人员。目前,这里有四名义工,照料8名特困人员,其中3名盲人、1名老人和一家4口。

随着城市发展,滕州的麻风村逐步被楼房包围,后被要求搬迁,其后于2014年迁入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常山村。那里没有挂牌,正式名称为“枣庄市康复疗养院”,俗称“枣庄麻风村”。

义工们了解情况后,让张阳来枣庄。最初,张阳以义工的名义,在枣庄麻风村居住,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义工们遂决定在常山村单独成立一个点,专门来收留照料像张阳这样的麻风病人。

张吉祥介绍说,在他们看来,麻风病人可分为两类,一是“院内的”,即是居住在麻风村内的,由政府出资照料;二是“院外的”,上世纪70、80年代,一批麻风病人治愈后出院,他们多数未婚、无子女,身体残疾,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生存状况堪忧,还有就是张阳这样的患者。

张吉祥认为,当前,更值得关注的是“院外的”特困麻风病人,他们长时间被忽略,生活在村庄的某个角落,一般有低保或五保,但无法进入当地敬老院,外人也不敢与之接触,晚年生活没有保障。

黄炎红原是一名记者,2010年开始关注麻风病人。退休后,他走访全国88个麻风村,搜集近2000件与麻风病人相关的物件,于2014年9月在东莞泗安成立了麻风病博物馆。目前,黄焱红正在进行“千人纪念墙”计划,寻访各地麻风病人,为他们每个人拍下照片、影像,并整理出200字左右的介绍性文字。

黄焱红也认为,目前,生活在麻风村的老人,由政府兜底,基本生活有保障,但早年治愈出院的麻风病老人,有可能残疾了,生活困难,甚至无法生存。

“枣庄麻风村”是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的一个病区,归该院管理。该院副院长殷刚说,他们也清楚一部分“院外”的麻风病人生活困难,如枣庄有500多名麻风病存活人员,其中10%属于特困人员;自2012年开始,他们开始收治枣庄户籍的“院外”麻风病特困人员,一般一年收几个,至今共收回20多名,均安排重新住进麻风村。

六位病友

义工在枣庄常山村租下了民房,张阳和6位“病友”生活这里。

在义工看来,他们是“家庭模式”,同吃同吃,按需分配。张吉祥表示,经费主要靠义工筹集及一些爱心捐款,他们没刻意去做,也无长远规划,看到无法生存的麻风病患者,只要对方愿意,就会收过来。

75岁王贵是山东临沂市蒙阴县人,18岁患麻风病,曾在一间小房生活半年,不能外出,由家人送饭,后被迫离家,独自在离村一里外的山上住了10年。后面,王贵的弟弟也得了麻风病,当地成立麻风村后,他和弟弟一起去麻风村。三年后,王贵治愈出院,回到原来的山上居住,其弟弟的病情严重些,留在了麻风村,还和另一位麻风病女患者结了婚。

在山上生活的40多年里,由于家人、村民害怕,王贵和外人几乎没有往来,种地、做饭都靠他一人。2017年12月,听别人介绍,枣庄这边有义工成立的点,可免费照料麻风病人,王贵还不相信,他决定来看看,一来就不愿意走了。

头发全白的颜田今年73岁,他六七岁时就得病了,但当时不知道啥病,直到15岁脸部变形,大家说是麻风病,去医院检查才确诊。26岁那年,在麻风村住了11年的颜田出院,回家生活。一位邻居得了麻风病,大家都说是颜田传染的,颜田被迫离家,他想回麻风村,但对方拒收,只得到山上居住。

颜田是二级残疾,手指因溃烂多次截肢,十个手指只有左手两个手指完好;他的双脚也在溃烂,走路走不稳;因麻风病,他一只眼失明了,两耳也聋了。今年7月,早已没了生活能力的颜田决定来枣庄。

杨树、李育两位老人都年过七旬,来枣庄之前,他们在微山湖的麻风村生活。据杨树介绍,2002年,50多岁的他患了麻风病,一月后进入麻风村,当时麻风村共有6人,其中之一便是李育,后者已在麻风村生活了30多年。

杨树说,麻风村的老人从过去的6人减至2人,微山湖的麻风村很偏僻,房屋破旧,缺水缺电,他和李育还要做饭干活,生活很困难,于是来了枣庄。

因活不下去了,73岁的陈亮才选择离家。

兄弟四人,除了大哥,陈亮和二哥、三哥都患了麻风病。陈亮和二哥先患病,在麻风村住了4年,后均治愈出院,兄弟俩和母亲一起搬至山上居住。陈亮的三哥30多岁才得病,那时他已结婚生子,治疗条件也好了很多。

2008年,陈亮的二哥去世。之后,陈亮独自一人在山上生活了10年。

陈亮靠柴火做饭,他的手指无法伸直,点不了火,因此他不能让火熄灭。去年农历6月,陈亮病了,做不了饭,他只能喝点米粥,一天吃一顿。陈亮想到,再这样下去,他会活活饿死,于是打算去费县麻风村,假如对方不收,他就去看下大海,这辈子就值了。

陈亮说,他没见过大海,也没在电视上看过,只听说过。

用自行车驮着行李,陈亮推着自行车走了11天,终于到了费县麻风村,对方说陈亮不符合收治的条件。在费县麻风村服务的义工跟陈亮说,可以去枣庄,陈亮便被接来了。

照顾7位麻风病人的义工陈山玲说,陈亮刚来时,脚已经严重溃烂,有一个洞,可看到骨头。在枣庄住了2个月后,陈亮有些想家,便回去了,然而回家待了一个月后,发现确实没法生存,又来了枣庄。

今年10月3日,为了满足陈亮的心愿,义工特意带陈亮去青岛看了一次海。他们没作过多停留,当天就回了。

和张阳一样,黄楠也是一名80后。黄楠出生湖南农村家庭,初二辍学后到东莞打工,23岁时发现手疼,治疗无效。回家后,黄楠的病仍未治好,反而一步步恶化,持续地发高烧。

“手部血管鼓了起来,皮肤变黑,像中毒一样,手很冷,拿不起筷子。”陈亮靠母亲喂饭,医生诊断为“血管炎”,说要吃一辈子药。陈亮看完2008年北京奥运后,病情有一点好转,又萌发了求生的信念。

陈亮说,直到2011年年底,误诊6年后,他才被确诊为患麻风病,后被送入当地的麻风村。

在麻风村,陈亮接触到义工,看到义工们并不害怕和麻风病人接触,为麻风病人洗澡,他被触动了,也想成为一名义工。今年8月,陈亮来到枣庄,想像义工一样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他的身体并不好,脚部仍在溃烂,义工们让他尽量休息,这让他有些自责。

对于张阳、陈亮的情况,殷刚表示,现在医疗条件较好,麻风病患者可得到有效救治,一般不会残疾,也不用送到麻风村;按联合化疗法,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治疗,多数患者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如果没及时发现,没及时治疗,还是可能导致残疾。

殷刚说,麻风病隐匿性好,现在的病例少,一般皮肤病医生缺乏经验,可能诊断不出来,个别患者做病理都查不出来,需要做基因检测,如山东省,地方医院发现了疑似病历后,需送至省皮肤病医院做确诊。

回归正常

来到枣庄后,和义工们朝夕相处,张阳开朗了很多,也稍稍自信了些,说话时会带着笑容。

最开始,义工带张阳去饭店吃饭,张阳不敢进,给自己打了好一会气,才鼓起勇气进去。吃饭时,张阳很少动筷,他不敢吃,怕被饭店老板、其他食客发现。

张阳很敏感,一紧张额头就会冒汗。他跟义工去药店买药,不敢开口,满脸通红,还冒虚汗。他怕一说药的名称,人家就知道他是麻风病人,歧视他,甚至不卖他药。

张阳说,现在的他和之前的他,反差很大。患病后,他形容自己和正常人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来枣庄和义工同吃同住后,他放下了戒备,整个人轻松了起来。

一位韩国义工离开时,送了他一张1000元的韩币,张阳把它整齐地内贴在手机套上,留作纪念。

在这个大“家庭”中,张阳是最年轻的麻风病患者,他负责每天洗碗。闲暇时光,他喜欢外出散步,看军事资讯,或者单纯刷刷购物APP。

因患病,张阳没了眉毛,脸部发黑,手脚、面部仍有些溃烂,左手的小拇指已无法伸直,疑似残疾,左眼的视力也受到了影响,看不太清楚。

麻风病的五种分类,麻风病分为哪几型(7)

张阳的病情已得到控制,但手部仍有溃烂,左手小拇指已无法伸直。

义工告诉他,可以免费去武汉做矫正手术,用头发补上两条眉毛。考虑几天后,张阳答应去做,他之所以犹豫,是怕给义工添很多麻烦,而最终决定去,是因为这样他离正常人又近了一步。

为张阳做眉毛手术的,是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前会长张国成。

张国成曾踏访了全国500多所麻风村,为麻风病患者进行康复手术数万例,荣获世界麻风病防治最高奖“国际甘地奖”。张国成说,麻风病侵害人体神经,容易导致溃烂残疾,也容易导致面部变形,部分麻风病人需要做康复手术,可以遏制病情恶化,而张阳的手术并不复杂,属于外观美容。

据《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50%;98%以上的县(市)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新发现麻风病患者中2级畸残者控制在20%以内。

在张国成看来,现在已经进入“后麻风时代”,麻风病患者越来越少,需要做康复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少,不再需要像早年一样去各地为麻风病患者做康复手术。

麻风病的五种分类,麻风病分为哪几型(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