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脂率有相应对照公式,具体表现为:体脂率=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出体脂率范围标准,亚洲人群正常体重指数范围在20.5-22.5之间,23.5~24.8之间为超重,需要适量控制饮食,多做运动;24.9~29.6之间为一般肥胖,需要减脂;30以上为重度肥胖,会诱发多种疾病。
举例来说,女性50岁后,身高166CM,体重60KG,其BMI为25.4,属于肥胖、超重范围,因此,平时就需要适当控制体重了。
1.代谢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伴随体重增加,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肌梗死、脑溢血的概率增加,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糖尿病、脂肪肝,会对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
2.呼吸功能障碍:肥胖患者腹部和胸部脂肪堆积过多,可引起呼吸睡眠暂停,导致睡觉打鼾,二氧化碳蓄积,使大脑和身体处于缺氧状态。
3.生殖功能异常:医学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增加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女性排卵异常、月经稀少、经期缩短,甚至闭经,出现不孕不育,甚至有些女性会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
1.改善不良饮食习惯
“三分练,七分吃”是不变真理,身材肥胖往往是“吃”出来的,女性50岁以后,也要科学控制饮食,拒绝垃圾食品,不要暴饮暴食,放慢咀嚼速度,给大脑充分反映时间。
2.经常锻炼
女性步入中年后,尤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加快代谢水平,降低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概率,同时还能有效减轻体重和脂肪,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除此之外,适当锻炼还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保障良好睡眠。平时多进行有氧运动,还能帮助塑造完美身材。
3.合理饮食
中年人由于脂肪组织逐渐增加,肌肉和活动组织相对减少,所以中年每日摄入的热量应控制在7500~8370千焦耳。这样体重才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蛋白质还有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酸碱平衡、动载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中年人每天需摄入70~80克蛋白质。其中优质蛋白应不得少于1/3。大豆类及其制品含有较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对中老年人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