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作用机制,tpp是怎么来的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3-03-12 11:26:01

锂离子电池(LIBs)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储能转换装置之一,尽管基于Ni,Mn,Co的经典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MC,LiTMO2)具有> 280mA h g-1的理论比容量,但它们的实际容量与充电电压成正例。然而,一般常规碳酸酯类电解液在高电压下不稳定性使得电解液溶剂严重分解和电极界面层的连续生长,导致库仑效率降低,容量的快速衰减和大量气体产生,一些副反应产物引发一系列的电解液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的自催化分解反应,导致过渡金属溶解和正极电解质界面(CEI)的重整,当电池在高温下运行时。有大量报道证明,直接施加功能性电解液添加剂以在电极表面上产生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是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tpp作用机制,tpp是怎么来的(1)

基于此,近日,厦门大学杨勇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了一种三炔丙基磷酸酯(TPP)作为新型多功能添加剂应用于4.5V石墨│LiNi0.5Mn0.3Co0.2O2软包电池,该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善55℃高温下的电池循环稳定性。研究团队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测试以及理论计算分析阐明了TPP添加剂在全电池中的工作机理,同时阐明了多功能添加剂改善循环稳定性和降低电极阻抗的原因,而且还为未来的高压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设计提供了指导。相关研究成果以“Toward a durable solid electrolyte film on the electrodes for Li-ion Batteries with high performance”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Energy上。

成果展示

tpp作用机制,tpp是怎么来的(2)

图1-含添加剂电解液性能的表征

tpp作用机制,tpp是怎么来的(3)

图2-全电池电化学性能比较

tpp作用机制,tpp是怎么来的(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