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来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好香火、纸钱、鲜花和水果等祭祀用品,在清明节当天我们需要和家人一起,携带这些准备好的贡品到祖先、亲人的墓地上,给亲人的墓地清理清理杂草、添一抔黄土、把墓碑上的灰尘擦干净、摆上贡品、燃烧纸钱、磕头祭拜亲人先祖,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民间有句俗语:“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饿莫吃坟前供”。
祭祀先祖时,给先祖摆上祭品、供品时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所以在清明这天,去墓地扫墓时,子女们都会携带上各种各样的供品。但因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携带的供品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说都是:糕点、肉类、水果。
在我国殡葬文化中,扫墓祭祖是有诸多讲究的,其中有一个说法叫做:“祭三贡四”。也就是准备的供品必须是单数,可以是三样、五样、七样、九样,忌讳双数。
有些儿女们在给亲人扫墓时,为了表达敬意和哀悼之情,在供品上会“下功夫”,比如准备的烟酒是高档的、水果会选择进口的、糕点也会选择最贵的,只希望能让先祖们“品尝”到儿女后代的一份孝心。
我们都知道,在扫墓结束后,墓园的工作人员为了防止发生消防事故,会及时把墓地上的没有焚烧干净的祭品销毁,有时候也会把扫墓后的供品拿回家。
今年清明节我们去墓园扫墓时,遇到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因为受疫情影响,今年我们当地墓园依旧不允许市民进入墓地祭祀,如果市民要焚烧祭品,只能在墓园外的农田里进行。
在我们祭拜先祖,焚烧祭品时,时不时能看到一些拿着黑色塑料袋的中年妇女在一旁走来走去,时不时的左顾右盼地环顾四周,似乎在焦急的等待什么。当发现有家庭结束扫墓离开后,这些中年妇女会赶紧把别人家上供的糖、烟酒、水果、肉馒头装进塑料袋里带走。
看到此,我不禁有些疑惑:这些供品时供奉给先祖逝者的,说白了就是给“死人”吃的东西,活人拿回家吃难道不会觉得晦气吗?而且家属前脚刚走,这些人后脚就把供品拿走,这不是对逝者不尊重吗?
公婆告诉我,东北这边的扫墓习俗,祭祀后的供品是可以拿回家的,有的人还会把这些供品赠送给周围的亲朋好友,也会分给孩子吃。因为在老一辈人的眼里,这种供品供给先祖后,再拿给孩子和亲朋好友吃,可以让他们感受先祖的福气,享受先祖的庇佑,以后无病无灾。
事后我又咨询了我的一些南方朋友,朋友们则表示,在她们当地丧葬风俗里,扫墓后直接离开不允许把供品带走,要是偷拿了供品,那就是对逝者的不尊敬。
那么,扫墓结束后到底能不能把供品拿回去或者直接吃掉呢?这是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也是让人很纠结的问题,因为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对供品的处理方式也是各不相同。
今天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关于清明节的一些“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