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先祖这个传统最早是可以追溯到我国周朝时期。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也经常会看到在古代祭祖时,人们会在供品台上往摆上了猪,鸡,鱼,等肉类,各种各样的水果、糕点等,通过祭祖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对子孙的祈福。
古代帝王也经常会通过祭祀来祈求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平安幸福,所以祭祀思想一直对人们有很深的意义,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慢慢变成了活人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思念和悼念。
一般来说,祭祀用的供品大多数以猪肉、家禽肉、全鱼这三种荤食,像牛肉和狗肉是不允许用来祭祀的,可以说是禁忌,有的地方风俗,还会在祭祀时准备三种新鲜素食,像豆芽、豆腐和百叶或是一些新鲜的瓜果。
比如在我湖北农村老家,在清明节或者逝者们周年忌日时,我们会为亲人准备一些生前他们爱吃的食物以表哀思。例如我爷爷生前特别喜欢吃罐头和苹果,所以每年清明节我们给爷爷扫墓时会在墓前给他摆放两罐水果罐头和一些苹果;像我爸爸生前爱吃面包和麻花,那我们在他忌日时也会在墓前多放一些面包和麻花。
所以,祭祀先祖摆放供品是对他们的一种缅怀,也是清明扫墓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
扫墓结束后能不能把贡品拿回去或者直接吃了?那么,这些供品在扫墓结束后能否带回家吃掉呢?每个地方的说法也是不同的。
1、有些地方在扫墓后不允许把供品带回家,也不能吃掉。在有些地方,扫墓后是不允许把供品带回家的,也不允许在墓前把供品吃掉,否则就是认为对逝者的不尊敬,通常人们把供品摆放在墓前,祭拜后直接离去,仍由这些供品自生自灭。
比如开篇中提到的那句俗语: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饿莫吃坟前供。说的就是这个习俗,奉劝别人不要随意吃坟前供奉的供品,以免遭来祸端。
这并非是封建迷信,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坟前的供品是不卫生,比如在农村,坟墓都是在农田里,供品的香味会引来一些蚊虫,甚至还会引来一些流浪动物,这些蚊虫和动物啃食过的供品,如果人再吃了则对身体不利。
而且这些供品不管是熟食还是生食,时间久了就会变质腐烂,可能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实则内在早已腐烂变质,人吃了很容易中毒生病。
所以,在有些地方扫墓上供后,会隔一天后去墓地里把这些供品统一处理丢掉,以免旁人误食了变质食物引发意外。
2、大多数地方在扫墓后既可以在直接吃掉,也可以带回家。大多数地方在清明扫墓后都允许把供品带回家吃掉或者在墓地里如果觉得肚子饿,可以直接吃掉。
比如东北这边,大部分人在扫墓后为了不浪费食物,都会把这些供品带回家。像我表姐嫁到了浙江,他们当地的风俗也是类似的,在清明祭祖时,会准备很多祭品和供品,当地人就算家里条件不富裕在这一天也会花钱准备很多殡葬用品。在扫墓结束后,会把供品留一半在墓地,剩下的一部分带回家吃。
就有点像我们去寺院里拜佛烧香一样,很多寺院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大型的水陆法会,香客们会供奉很多水果、糕点,在法会结束后,寺院的师傅们会把这些水果糕点分给在场的香客们,很多香客都争先恐后的去抢夺这些食物,带回家给自己家人和孩子吃,这些食物在他们心里就像“福果”,潜在的希望吃完后能得到祝福和庇佑。有些人也会在扫墓后把这些供品分给墓地管理人员或者一些流浪者。
其实这并不是人们迷信,而是在很多人心里这些供品如果不带回家仍由腐烂坏掉,一来腐烂的食物容易引来一些蝇虫,污染先祖的墓地;二来这些供品都是花钱买来的,可能某些烟酒水果还是花了高价买来的,要是直接丢掉不要,未免有些浪费。
据史料记载,在乾隆年间,每年皇帝都会举办春秋祭祀,祭祀完所用的肉都会分给手下的王公大臣,所以这种扫墓后吃贡品的行为是被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