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全草图片大全,红牛膝全草图片大全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3-04-14 00:35:46

牛膝,别名:牛磕膝,拉丁文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矩圆形,黄褐色,光滑。种子矩圆形,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1]

中文学名

牛膝全草图片大全,红牛膝全草图片大全(1)

牛膝

别称

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少数倒披针形,长4.5-12厘米,宽2-7.5厘米,顶端尾尖,尖长5-10毫米,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有贴生或开展柔毛;叶柄长5-30毫米,有柔毛。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长3-5厘米,花期后反折;总花梗长1-2厘米,有白色柔毛;花多数,密生,长5毫米;苞片宽卵形,长2-3毫米,顶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3毫米,顶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1卵形膜质小裂片,长约1毫米; 花被片披针形,长3-5毫米,光亮,顶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长2-2.5毫米;退化雄蕊顶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矩圆形,长2-2.5毫米,黄褐色,光滑。种子矩圆形,长1毫米,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1]

牛膝

生长习性

生于山坡林下,海拔200-1750米。[1]

地理分布

除东北外全国广布。朝鲜、苏联、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非洲均有分布。[1]

牛膝

分类学

牛膝,别名:牛磕膝,拉丁文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中央种子目;;苋科;牛膝属;牛膝,[1]

属下种类

牛膝 图版50: 1-5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Bijdr. 545. 1825; Moq. in DC. Prodr. 13(2): 312. 1849; Wight, Icon. Pl. Ind. Orient. 5: t. 1779. 1852; Hook. f. Fl. Brit. Ind. 4: 730. 1885; 中国北部植物图志 4. 25. pl. 11. 1935; Gagn. in Lecte. Fl. Gener. Indo-Chine 4: 1072. 1936; Vassi. in Fl. URSS 6: 367. Pl. 18. f. 13 a-e. 1936; 中国药用植物志 1: f. 12. 1939; Baecker in Van Steenis, Fl. Males. ser. 1, 4: 88. 1949;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 249. f. 391. 1959; 中药志 1: 82. 彩图6. 1959; 北京植物志, 上册, 234. f. 179. 1962; 海南植物志 1: 408. f. 218. 1964;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1: 608. f. 1216. 1972; 秦岭植物志 1(2): 179. f. 152. 1974.[1]

牛膝

牛膝(原变型) 牛磕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var. bidentata forma bidentata.

小叶牛膝 Achyranthes ogatai Yamamoto, Suppl. Icon. Formos. 3: 23. f. 9. 1927,和牛膝相近,但叶较小,披针形,少数卵形,长3-5.5厘米,宽1.5-2厘米。模式标本产台湾台北乌来山,绪方正资于1924年12月采。牛膝叶片的形状、大小变化很大,本种可视为牛膝的异名。著者未见标本,暂记于此,以待进一步研究。[1]

红叶牛膝(新变型)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var. bidentata forma rubra Ho forma nova Radix rubella vel rubra, folia subtus dense purpureorubra vel purpurea, inflorescentiae purpurinae.

根淡红色至红色,叶片下面紫红色至深紫红色,花序带紫红色。

产四川,野生山坡或栽培。[1]

少毛牛膝(变种)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var. japonica Miq. Ann. Mus. Bot. Lugd. Bat. 2: 132. 1865-66. —— A. japonica (Miq.) Nakai in Bot. Mag. Tokyo 34: 39. 1920; Makino et Nemoto, Fl. Jap. rev. ed. 274. 1931; Okuyama in. Journ. Jap. Bot. 10: 262. 265. f. 2. 1934; Makino, Ill. Fl Jap. rev. ed. 606. f. 1819. 1949; Ohwi Fl. Jap. 483. 1956.

根细瘦;全株比牛膝毛少;穗状花序较长,花排列较疏;小苞片的刺比花被片短;花被片有3脉;退化雄蕊顶端截形,有不整齐齿牙或不显明2浅裂。

产安徽、浙江、湖南。生于林下荫地。日本分布。[1]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虚火牙痛,脚气水肿;熟用,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兽医用作治牛软脚症,跌伤断骨等。[1]

牛膝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根。

性味:苦、甘、酸,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主治: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牛膝

相关配伍

1、小儿行迟:三岁不能行者,用此便走。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二钱半,为末。每服五分,米饮入酒二、三点调服。(《全幼心鉴》)

2、胞衣不下:冬葵子一合,牛膝一两,水二升,煎一升服。(《千金方》)

3、妊妇胎动,母欲死,子尚在,以此下之:水银、朱砂各半两。研膏。以牛膝半两,水五大盏。煎汁,入蜜调服半匙。(《圣惠方》)

用法用量:煎服,5~12g。

禁忌:孕妇慎用。

采集加工: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于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牛膝

炮制方法

1、牛膝:除去杂质,洗净,润透,除去残留芦头,切段,干燥。

2、酒牛膝:取净牛膝段,照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称为酒炙法。)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丽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牛膝

饮片性状

1、牛膝呈圆柱形的段,外表皮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细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变软。切面平坦,淡棕色或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宥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气味微甜而稍苦涩。

2、酒牛膝形如牛膝段,表面色略深,偶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牛膝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

2、《别录》: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发白,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3]

3、《本经》: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

[4][5][6]

参考资料

[1] 牛膝.中国植物志 [引用日期2015-01-16]

[2] 牛膝.中国植物图库 [引用日期2015-01-16]

[3] 陶弘景.《别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8月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5] 高学敏.《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5月

[6]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2月

牛膝全草图片大全,红牛膝全草图片大全(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