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
菟丝子,一名菟芦,味辛平,生山谷。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去面䵟。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按】菟丝子是补肾药,而且是平补药,非峻补药。《神农本草经》记载此品性平,《中药学》也记载为性平,但有其他医*载为性温,如《本草从新》、《本草便读》,我自己体会菟丝子应该药性为平,就算有温性也是介乎于「平」与「温」之间,有医家记载为温性可能是从菟丝子的功效来推断的。
我为何有此体会,一是因为我自己服用过菟丝子,二是因为儿科病人用菟丝子后的并无大热之象,小儿素体偏热,如用温药必会有热象,现在小儿热象并不明显,可以反证菟丝子药性为平。
菟丝子为补肾良药,什么肾虚腰痛呀,平时小便多,夜尿多,菟丝子都可以运用治疗。特别是男性的生理功能虚弱,就有一名方可以改善男性功能,此方为朱丹溪所创,名为「五子衍宗丸」。
「五子衍宗丸」顾名思义有5个「子」,它们分别是「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此方非所有的药物都是补药,而是补中有泄,前面4个为补药,最后一个「车前子」为泄药。
现在中医看病有一个非常西医化的坏习惯,那就是一旦看到有阳虚,一股脑都用补阳药,如同一看到有细菌感染就直接上抗生素一样的思路,其实这与中医的原旨想去甚远。中医看病有时是「指东打西」的,不然也不会有中医特有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治法了。「下病上取」最常见的治法为「提壶揭盖法」。
「提壶揭盖法」是中医比较有特点的治病方法,其原理可以用生活中的常识来理解。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老式的茶壶盖子上都有一个小洞的,因为如果想把盛满水的茶壶顺利地倒出水来,必须在盖子上开一个小洞,这是符合物理学原理的。
这样的情况换到人体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如果遇到小便不通的病人,中医可以采用宣通肺气的药物来「开孔」,从而使小便通畅,而不是一般大家所认为的大剂量用药物来通利小便。可能有人会说,小便不通的话,插导尿管就好了呀,一插不就能把小便引出来了吗?话虽没错,但是这只是救急之法,非长久之计,因为一旦拔出导尿管,病人又会旧病复发,到时候导尿管就变成了病人身上拖着的长长尾巴,拔也拔不掉。
这一类病人我经常会遇到,多为手术以后出现尿潴留的病人,女性多见,如果当时没有处理好,很容易被拖成慢性的膀胱功能异常,而且因为西医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所以这一类病人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在治疗这一类病人的时候我会适当增加一些宣通肺气的药物,如果已经拖了很多年,那我会适当地补益肺气来配合尿潴留的治疗,因为临床实际效果说明一味用“通利小便”的药物其实效果并不好,需要综合考虑,全盘打算。
说到这里我提醒一下那些一拿到药方就可以一个药一个药查手机的人,可以适当地放慢脚步了,因为你查到的中药药效是孤立的,不是全局的,更不要说有时我会「热病用热药」、「寒证用寒药」的“反逻辑”治疗。中医的精深非一两个搜索引擎能搞定的,别认为拿着手机就拥有了全世界的知识,就算有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不是你的,因为你根本没有学习和理解。
扯远了!扯远了!无轨电车乱开了!哈哈,我们说回「菟丝子」。菟丝子也能治疗尿频,这是基于其有补肾的药物功效。同时菟丝子也有补肝作用,肝开窍于目,所以菟丝子对于肝肾不足的视物不清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太平圣惠方》中就记载有「驻景丸」用来治疗眼昏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等眼疾,「驻景丸」中即菟丝子、车前子、干地黄。是不是又看到车前子了?简单的三味药也是补中有泄,所以一味只知道补一补,是不行的。回头想想现在养生节目只会鼓吹吃这个吃那个,理论的源头都没对,指导的意见能合理吗?
《医宗必读》中就有这么一句话『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大致的意思就是不要看到病人有痰就去治疗痰饮,病人有出血就直接止血,中医治病需要求因之本,治标不是中医的最终目的。中医的药方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经过时间、实践检验过的,不单单是一个个孤立的草药各自在发挥作用。
菟丝子也能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大便溏薄,这里我也强调一下,如果你有大便溏薄,就不要拼命地吃「水果」和「酸奶」。脾胃喜温热,就如同大冬天没有人一杯一杯往肚子里灌凉水,大家都喜欢喝杯热的暖暖胃,这是人体的正常需要,大量的水果和酸奶冰凉冰凉地进到胃肠道里,你说能舒服吗?脾胃受不了就大便溏薄了。
菟丝子还能安胎,所以孕妇需要保胎的话菟丝子是可以运用的。近代名医张锡纯就有「寿胎丸」传世,「寿胎丸」由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组成,菟丝子为君药用量为其余药物的2倍,菟丝子保胎功效可见。
最后有报道说菟丝子可以治疗白癜风,可将菟丝子全草捣碎与醋研磨后外涂白癜风处。这与《神农本草经》中所载『去面䵟』有一定的吻合之处。
我又来总结啦!菟丝子为补肝肾要药,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对于菟丝子的用量各家意见不一,有医家说菟丝子30g起步,不然疗效不佳。
不过我并不完全认同,因为我家传验方中就有2方包含菟丝子,而菟丝子的用量仅为10g,根据我目前临床使用下来的情况来说,菟丝子应该是这样的情况: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菟丝子用量需要加大,而儿童菟丝子10g足矣。方不对症,拼命增加用量也是徒劳,而我自己为自己开的调理药方中菟丝子仅用15g,我自己对疗效的判断是15g亦有效。
所以各位大可见仁见智,不必为一家所言所局限。临床有效就是硬道理,疗效是检验中医的唯一标准!那些动不动就批评现在的药物质量差,所以造成疗效不好的论断,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有时开方用药都没辨证,与药物质量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