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还有哪些病毒可能引发流行病并严重威胁世界秩序?西班牙环球网站5月11日刊登题为《新兴病毒》的文章称,迄今为止约有9200种病毒已经被测序,其中,以人类和其他不同于智人的脊椎动物为宿主的大约有500种,其中大多数为人畜共患病的起源,尽管并不都具备人际传播能力。以下四种病毒未来几年内或将成为流行病或引发大流行,严重威胁世界秩序。
这种病毒的毒株首先在亚洲鹅身上被发现,被认为具有高致病性,能够导致非常严重的临床症状,且致死率很高。2003年,该病导致亚洲、中东、欧洲和非洲的数亿只禽类被扑*,造成了毁灭性的经济后果。
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甲型H5N1流感病毒病例1997年在香港出现。2003年以来,有一些零星的人感染病例。2014年1月8日,加拿大一名从中国返回的28岁女性被确诊感染这种病毒,临床表现为脑膜脑炎三周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肺炎和脑死亡。
好消息是,尽管这种病毒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但人感染病例却非常少见,只会因与受感染的禽类长时间接触而感染。这意味着不会发生人传人的情况。坏消息是这种病毒继续在禽类当中快速传播,目前有逾80个国家存在这种病毒。因此,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因为这种类型的病毒具有高度的*性和突变性,且可以提高对人类的感染能力,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从而导致大流行。截至2008年,已报告385例人感染病例,其中343例死亡。
2.尼帕病毒(致死率40%~70%)
这种病毒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尼帕镇猪农中首次出现,因此而得名。养猪场工人和其他与猪持续接触的人患上脑炎和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卫生部门为此发出了警报。根据世卫组织的介绍,尼帕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果蝠是该病毒的主要自然宿主,感染症状包括急性呼吸综合征和脑炎等。
2001年和2003年,该病毒在孟加拉国的一些城市再次出现,在25名患者中有17人死亡,致死率高达68%。
这种病毒的危险在于其高致死率。尽管到目前为止的感染病例并不多,仍属于可控范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种性质的病毒如果出现变异并获得比现在更快的传播能力,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从而导致出现难以想象的后果。
目前还没有针对这种病毒的特定疫苗或药物。在利用雪貂进行试验的抗体测试中,只有一种类型的抗体作为被动免疫剂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能保证在人类身上能够成功。
3.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致死率35%)
从2012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发现第一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以来,全球已报告了2500多个确诊病例,其中有866个死亡病例。这种疾病已蔓延到27个国家。人际传播是这种疾病首次暴发时引起恐慌的原因,但自那以后已显示感染这种病毒需要相当密切的接触,这就是为什么该病毒尚未大流行的原因。
MERS是人畜共患病,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单峰骆驼而感染。目前80%的病例发生在沙特,但突尼斯、希腊、德国、奥地利、法国和美国等国家均有数起输入病例。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该病在韩国暴发,共计出现186个感染病例,其中36人死亡。
MERS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非常相似,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和肺炎等症状,最终需要辅助呼吸和重症监护治疗。密切跟踪这种病毒至关重要,世卫组织已将其列入重点关注疾病的清单,迫切需要加快针对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疫苗的研发速度,因为它随时可能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拉沙病毒(致死率15%)
人们最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对这种病毒有所记录,但直到1969年才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离和鉴定。拉沙病毒导致的疾病在西非很常见,流行于尼日利亚、加纳、利比里亚、马里、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国。
拉沙病毒是除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外可引发一种病毒源性急性出血热的病因之一,具有其特殊性。大约80%的病例是无症状的,因此总的病死率仅为1%。但是,在已经确诊住院的患者中很容易导致急性出血。一旦发展成流行病,其致死率会上升到15%甚至50%。尽管诊断很复杂,但研究表明,整个西非每年出现30万至50万拉沙病毒性出血热(拉沙热)病例,其中约5000人死亡。拉沙热女性病患在妊娠后期尤其严重,在妊娠末3个月期间超过80%的病例发生孕产妇死亡和(或)胎儿死亡。
拉沙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动物宿主是一种被称为多乳鼠的啮齿类动物。拉沙热也属于世卫组织重点关注的疾病,任何国家都应提高对该疾病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