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进食的温热食物增多,易造成体内热气蕴结。体内的热气无法散发,脾胃气机就容易郁结,引发内火、损伤阴液,就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偏硬、手足心热的情况。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道药膳甜品——小吊梨汤。
温润清甜,生津养肺
小吊梨汤发源于北京,旧时许多人喜欢去戏院听京剧,看到精彩之处常要大声叫好,一场戏下来,不仅角儿唱得口干舌燥,投入的观众也会喊得喉咙沙哑。此时,戏院门口的小吊梨汤便成了最受欢迎的饮料,喝上一碗,清嗓润肺,喉咙马上就舒服了。那时是以铜制提吊作为称量梨汤的器物,一吊为一壶,半吊为半壶,所以称作小吊梨汤。
小吊梨汤
材料:雪梨1个,银耳半朵,乌梅2粒,冰糖10克,枸杞5克,去核红枣1个。
做法:雪梨清洗干净去皮(梨皮不要丢),梨肉切成小块备用。银耳提前用清水泡发,撕成小朵,再用煮开的热水浸泡,盖上盖子焖10分钟出胶备用。将备好的银耳(连同泡银耳的热水)、梨肉、梨皮、乌梅、红枣、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入600毫升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最后加入枸杞,稍煮或关火焖10分钟即可。
服法:2岁以上皆可食用,每周可选1~2天少量、多次代水饮用,也可吃少量梨子和银耳。
功效:滋阴润燥,润肺止咳。
中医认为,雪梨味甘、微酸,性凉,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冰糖味甘、性平,归肺、脾经,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的功效;再加上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乌梅味甘酸,性平,归肺、脾、大肠经,更是敛肺生津的良药。
与单纯的冰糖炖雪梨相比,小吊梨汤中加入了枸杞、红枣同煮,整体更加平和。而冰糖炖雪梨性偏寒凉,仅对热咳有较好的调养作用,虚寒体质者不适宜食用。因此,冬季出现皮肤干燥、口舌干热、咽喉干痛时,不妨试试小吊梨汤哦。
梨皮莫丢,大有用处
很多人在煮梨汤时,通常都会将梨皮削去丢掉。其实,梨皮大有用处。
中医认为,梨皮性凉,味甘涩,归肺、心、肾、大肠经,具有清心润肺、降火生津的功效。如果出现肝火过旺,甚至引起肺热咳嗽时,适宜服用桑杏汤,其中就有梨皮。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这道清宣凉润的桑杏汤如何制作,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桑杏汤
材料:桑叶9g,北杏仁5g,沙参9g,浙贝母9g,栀子皮5g,淡豆豉5g,梨皮9g。
做法:上述材料下锅,加1000ml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5分钟即可。
功效:清肝润肺,养阴清热,解表宣郁。
桑杏汤中的梨皮以在药店购买的炮制好的梨皮为佳,如没有也可以直接用现削的梨皮代替。
小吊梨汤小故事
据说清乾隆年间,乾隆帝有三次下江南都从赵州桥上走过。第一次途经赵州时,口渴难耐,咽痛沙哑,御医开了好多方子,但始终不见好转。一日,乾隆帝一行人,行至赵州桥附近,由于咽痛难耐,也无心情观赏赵州桥,便在一路边茶摊坐下,一人要了一碗茶水,入口后,乾隆帝顿感清心润肺,咽痛之感顿失。惊讶之余,乾隆帝便询问店主,此何茶?店主便说,是自家炖制的梨汤,因为店主姓李,附近街坊便叫此汤为李氏梨汤(也就是后来的老北京小吊梨汤)。
乾隆帝咽痛好后,心情大悦,又见到近处赵州桥的雄伟壮观,欣然戏称道:“赵州之桥巍峨壮,也需一碗小梨汤!”众人纷纷称妙,随行御厨见机,便上前请教店主,李氏梨汤的炖制方法,店主也毫无保留将方法与配料告诉了御厨。
乾隆帝回京后,御厨便按李氏店主的方子为乾隆帝炖制了梨汤,但味道却不似店主的正宗,于是便遣御厨再次来到赵州,请教李氏店主。御厨说明缘由后,李氏店主哈哈一笑,便将其中奥秘告诉了御厨。
原来,李氏梨汤的关键之处在于,炖制梨汤的雪花梨,必须是南庄千年古梨树所结的雪花梨,历经千年的梨树结的雪花梨营养成份和口感是一般梨树结的雪花梨所不能比的,自此南庄千年古梨便也成了大清皇宫的御品雪花梨。
后经时代更迭,李氏梨汤的配方和炖制方法流传到了民间,由于在民间均以铜制提吊作为称量梨汤的器物,一吊为一壶,半吊为半壶,所以“李氏梨汤”便被叫作了“小吊梨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