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赶尸术是盛行湘西的民俗,起源于阿普军师的传说,属于巫文化。清朝就广为流传湘西"赶尸人"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
目前关于赶尸的说法不一,主流的是机械拖尸、乔装背尸及非法走私等,但是无论哪一种,都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尸体的防腐,因为赶尸的路都在山区,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月有余。学者们认为,湘西苗族较早地掌握了炼朱砂(汞与硫的化合物)的本领,朱砂加热后会生成汞,从而得到一种有效的防腐材料。
(2)秦始皇陵地宫水银之谜
始皇陵是一座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地下"王国",幽深的地宫更是谜团重重。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长260米,南北长160米,它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样品中几乎没有汞含量。秦始皇使用水银的目的在于将其作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这不单营造了恢宏壮阔的自然景象,而且在地宫中弥漫的汞蒸气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另外,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起到了防止盗墓的作用。
4.日常篇虽然汞有毒,但是我们也不可将其一棍子打死,避而远之。汞在人类历史中也有着的积极作用。
(1)汞与补牙
在早些年,银汞合金广泛用于填充牙齿龋洞。据统计,银汞合金在后牙牙体修复中占全部牙体修复的80%,有长达10-30年的临床寿命。不过由于其中含有汞元素,其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其存在神经毒性,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地将银汞合金淘汰出牙齿的填充材料已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因为“汞是最危险的环境毒素之一”,而是现在有了高强度、高耐磨性、颜色逼真、与牙齿高粘合性的复合树脂材料及瓷材料可供使用,而没有必要使用色彩与牙齿不协调、易碎、与牙齿之间有微渗漏、还有“有毒”争议的银汞合金了。
(2)汞与美白
俗话说得好:“一白遮百丑”,现代女性为了美刻意地去追求美白产品。在化妆品里添加汞可以起到美白的效果,这是因为含汞化合物能破坏表皮层的酵素活动,使黑色素无法形成。但是,如果汞含量超标将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汞会刺激皮肤,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出现记忆力衰退、失眠等症状。此外,由于汞停留在皮肤底层几乎无法代谢,尽管微量也会积少成多,容易引起皮肤的黑色团。
因此含汞超标的化妆品只是暂时快速地让皮肤看上去更白皙,长期使用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生理结构,最终导致异常的色素沉淀,出现“黑皮症”。因此,小仙女们在选择化妆品时可要注意啦,一定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贪图便宜,须看清楚其中的铅汞含量哦。
(3)汞与飞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