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受访专家:大连市中心医院主任药师 张士红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阳
4月13日,安徽芜湖市一名31岁女子因感冒在当地一家医院输液,3小时后身亡,家属质疑因院方错输“人血白蛋白”引发意外。目前,当地卫健委已介入调查,正在等待尸检结果。据家属提供的一份手写门诊病历记录显示,患者因鼻塞、头痛1天,喘2小时入院诊治。手写病史描述称,“(患者)近一个月以来反复发作鼻塞头痛……因长时间乏力,患者要求输液人血白蛋白。”经初步诊断,患者为上感(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发作。从家属在网络发布的“处方笺”中,可以清楚看到医院的确给患者输了“人血白蛋白”。
不少网友留言称:“只是感冒为什么要输白蛋白?”“现在已经不鼓励小毛病就静脉输液,医院过度治疗了吧?”也有网友认为,“感冒”只是家属的说辞,也许医生诊断后不是感冒。真相究竟是什么,还需等待官方的最终调查结果。不过,从网友们对“人血白蛋白”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公众对于此药品的用途尚不清楚。
上世纪40年代,人血白蛋白上市,曾广泛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大连市中心医院主任药师张士红介绍,人血白蛋白是“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简称,它是一种血液生物制剂,是健康人血浆的提取物,作用是增加循环血容量,维持血浆渗透压、抗炎抗氧化、参与体内物质转运等。
“现在在医院里,人血白蛋白也属于抢救用药,常用于ICU病人的抢救治疗用药。如果只是头痛鼻塞、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根本没必要输注人血白蛋白,哮喘急性发作期更不宜输注,有加重病情的可能,严重可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死亡。上述这些病情都不是人血白蛋白的适应证,医生若是不合理用药,需承担相应的责任风险。”张士红指出,临床上,静脉输注白蛋白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直以来,关于“人血白蛋白”有很多传闻。有人认为,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增强体质,减少感冒;也有家长认为它可以益智健脑,可作为营养补充剂给中高考孩子使用;还有人因为医院的供应限制,把它当成紧俏的“补药”。
张士红说,这些都是误区。人血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天,缺乏人体必须的色氨酸、异亮氨酸等氨基酸,并不能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求,不适合营养不良患者补充蛋白质。作为血浆提取物,白蛋白不仅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能因注射液中的某些成分而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即使纯度再高也或多或少存在其他血浆蛋白、内毒素、金属离子、聚合物等杂质,制剂在*菌过程中还会产生少量不良聚合反应杂质,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还有可能在肾脏蓄积。
时至今日,医院药房仍把它划归为“高危药品”。张士红指出,人血白蛋白不是患者想用就能用的。除了重症、创伤等适应症外,人血白蛋白药品说明书规定,显著的低蛋白血症,即白蛋白低于30克/升,才有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指征。而且,使用是很专业的事情,涉及用还是不用、用多大剂量、用多大浓度、用几天、以什么输注速度用、需不需要随后用利尿剂等,这些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医院对人血白蛋白的使用管理十分严格,纳入重点药品监控管理。申请时,需要临床医生发起处方,由药学主任批准,院领导层层审核方能使用。而且,人血白蛋白价格不菲,一支20%浓度规格的价格在400元左右,属于医保乙类药品,只有适应证内患者才可报销。
需要强调的是,人血白蛋白必须在2℃~25℃下避光保存,避免冷冻,否则容易变质。使用前应加热至室温或体温状态。使用前,不可使用灭菌注射用水作为溶媒,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溶解。张士红指出,如果输注时复温或配制不当,轻则刺激血管引发,重则引起急性过敏反应,甚至呼吸困难。
张士红指出,人血白蛋白并非人人都能用。明确的禁忌人群和禁忌症有: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患有严重贫血;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低下;肺功能轻度减弱者慎用白蛋白;孕妇或准备*的妇女也应慎用;不宜与血管收缩药、蛋白水解酶或含酒精的注射剂混合使用。输注人血白蛋白还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等不良反应,也有可能因为其扩充血容量的作用,引起心跳加快或血压升高等,严重者可引发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责编:张宇
主编:丁文君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