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持戒、禅定、智慧,是佛教的核心思想,简称为戒、定、慧。其中,戒是指完善道德品行,定是指保持内心的平和安静,慧是指培育智慧。
佛教里有许多清规戒律,是对“戒”的具体阐释,教导佛门中人要清心寡欲,尽早达到功德圆满的境界,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就是“八戒”,分别是:一戒*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这些清规戒律代表了佛教对“修戒”的全部认知,对普通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八个戒律“戒非时食”,实际上就是指“过午不食”,意思说,僧侣进食的时间必须安排在午时之前,超过午时到次日拂晓就不能再进食。
之所以产生这个戒律,佛教典籍《毗罗三昧经》认为:清晨是天界进食的时刻,午时是诸佛进食的时候,午后到夜晚是鬼神进食的时分。
如若在午时之外的其他时刻进食,显然是犯戒的。
佛门中人对“过午不食”推崇备至,跟他们的信仰息息相关。在佛门中人看来,过午不食有许多好处,一些好处如果以科学的态度来审视,颇有道理。
一是少食后能减低爱欲之心。
这一点想必许多人深有体会,当一个人饿得眼冒金星、筋疲力尽时,即使看见美女,也提不起任何兴趣,只当没看见。“饱暖思淫欲”就是这个道理,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下的人,心中的欲念会越来越多,因此,佛门中人为了节欲,往往依靠节衣缩食来清心。
二是能让身心明洁平静,减轻肠胃的负担。
这个观点颇有科学道理,人在进食后,需要启动肠胃的消化功能来帮助食物消化,势必要加重肠胃的负担,僧人主要活动是静态的,以静坐打禅为主,对能量的消耗并不大,没有必要去多吃饭。
三是容易让修行者进入禅定的状态。
人在饱食后,因为消化系统进入工作状态,促使体内大部分血液在胃部循环,让大脑供血不足,人容易昏昏欲睡,很难集中精力去思考一件事情。对佛门中人来讲,为了静心凝神,时刻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他们采取少食的方式,让自己更快地进入禅定状态。
四是能节省时间来修行悟道。
吃一顿饭,差不多要花费一小时左右,如果少吃一顿饭,一年下来要省出好多时间,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修行上,岂不是让僧侣更快、更早地参悟到佛教真谛。
五是能让修行者摆脱*,磨练意志。
佛教认为,万物本空,食物也是空的,让身心自由自在的唯一方式,就是放下执念和*。食欲是一种典型的生理*,容易让人促成贪吃的恶习,因此,摆脱饥饿的困扰,有助于磨练修行者的意志。
六是过午不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必须传承下去。
过午不食的做法,从佛教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形成,历代诸佛都遵守这个规矩,作为出家人,没有理由去破坏这项规矩,唯有遵守下去,才是对信仰的最大敬畏。
随着佛教在西汉年间,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跟我国本土的道家思想融合后,“过午不食”成为古人深信不疑的养生方法。
过午不食虽然有这么多好处,那么,现代普通人这样做,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呢?
答案是肯定的。
当今许多爱美人士为了减肥,通常会选择过午不食的做法,并且,这类人深受道家“十二时辰养生法”的影响,一致认为,人体在辰时(上午七点到九点)处在“胃经当令”,此时此刻,胃部及周围的气血很充足,太阳在此时也冉冉升起,人的阳气很足,脾胃活跃,是适合进食的时候,吃进的食物容易消化和吸收,因此,人们通常选择在这个时刻吃早饭。吃早饭被看作是一种顺应人体自然运动规律的活动,非常有助于健康。
这种观点没有错。
然而,一些爱美人士过了午后,为了保持好身材,通常不吃主食,只吃些水果和零食,有些人甚至以喝水来代替。
这种做法很不科学,一是过午不食后,因为长期饥饿,容易导致胃部收缩,让帮助食物消化的胃酸,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极易腐蚀和损伤到胃粘膜,最终引发胃溃疡之类的胃病。
二是长期过午不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现代人跟僧人,以及古人的作息时间完全不一样,他们天亮就起床,吃过早饭后,僧人会开始一天的静坐打禅,身体对能量的消耗并不大,午后如果感到饥饿,喝些水就能解决,天黑后,僧人开始休息,养精蓄锐,准备第二天的修行。
古人由于生活规律的限制,每天只吃两餐,一是早饭,二是午饭,跟僧人一样,大多数古人天黑后也开始休息,并不需要午后再进食。
现代人就不一样了,夜生活那么丰富,过午不食的话,身体首先不答应,也没精力做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