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吃抗精神病药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副作用,比如眼睛上翻、颈部后仰、面部扭曲,还可以出现静坐不能等等,这些啊我们把它叫做锥体外系反应。
传统抗精神病药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为 50% ~ 70%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为 40% 左右,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减小这个反应。
减少不良反应苯海索真的有用吗?苯海索是常见的一种抗胆碱能药物,该药物外周抗胆碱能作用较弱,而该药物中枢抗胆碱能作用较强,主要用于治疗药物所致震颤麻痹综合征。
苯海索治疗锥体外系反应时,此药也会导致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视物模糊、便秘以及口干等,甚至会引起药源性意识障碍和幻觉,从而加重对非治疗性受体阻断造成的不良反应,进一步破坏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还可能会降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血药浓度,最终使临床疗效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因为苯海索的种种弊端,导致了临床应用的困境,故迫切需要寻求某些可替代的方案。
中医如何看待锥体外系反应?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震颤等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在中医属于“颤病”、“拘病”的范畴。
古代医家认为此病机为肝风内动、阴血亏虚所致,如《诸病源候论》曰“肝藏血而主筋,肾主骨而生髓,虚劳损血耗髓,不能荣养于筋,致使筋气极虚,又为寒邪所侵,故筋挛急”。
陈修园认为乌梅丸的组方符合仲景提出的“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原则,称其有“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并治之,则土木无忤矣”的功效,契合“颤病”、“拘病”的病机。
乌梅丸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如何?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属于中医“颤拘病”的范畴,乌梅丸是治疗“颤拘病”的有效方剂,采用乌梅汤加减辩证治疗:
①阴血亏虚,筋失濡养证: 证候特点主要为表情呆板,言语呆板,步态拖拉,腰酸腿笨,以肢体拘痉,活动笨拙为主,上肢协调不能,大便秘结,舌偏嫩,舌苔少,脉弦细或细,采用乌梅汤加减治疗可奏滋养肝肾、濡养筋脉功效;
②阴血亏虚,肝风内动证: 证候特点主要为表情呆板,言语呆板,步态拖拉,腰酸腿笨,以肢体震颤为主,上肢协调不能,大便秘结,舌偏嫩,舌苔少,脉弦细或弦,采用乌梅汤加减治疗可奏滋养肝肾、熄风止颤功效;
③寒热错杂,厥阴风动证: 证候特点主要为表情呆板,肢体或头颤,项背僵直,肢体拘痉,体倦乏力,或腰酸腿痛,舌质淡红或淡黯,舌苔薄白,脉细,采用乌梅汤加减治疗可奏散寒清热、助肝熄风功效。
总的来说,针对抗精神疾病产生的锥体外系反应,乌梅丸是有一定效果而且是相当安全的选择,值得临床借鉴,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我是刘主任,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我会一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