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末初春之际,人们的身体也面临“换季”。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夏光荣指出,立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转折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如果能按这个节奏走,就会顺应自然的运势,有利于养生。
【养生妙招学一下】
热水泡脚加点醋 缓解疲劳助睡眠
晚上失眠、睡不踏实?你不妨试一试:睡前40分钟,打一盆热水,加入三四汤匙白醋,盆上盖一件夹衣,泡上一二十分钟。
白醋泡脚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让人得到放松,恢复身体机能;能够协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调节和松弛神经,调和经络气血,以达到阴阳平衡。因此,它不仅能减轻压力,促进血液循环,还能缓解疲劳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增强身体抵抗能力。因为白醋偏酸性,对喜好碱性的真菌繁殖也有抑制作用。因此,白醋泡脚还能起到*菌清洁作用,不仅能防止发痒、脱皮,除去臭味,还能增加皮肤弹性,改变畏寒怕冷等对于气候不适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想要泡脚养生,泡脚不宜超过15分钟。最好不要在泡脚的水中随便加东西。能坚持常年用温水泡脚已经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了,不用非得加各种中药,如不适合你身体的状况,反而会适得其反。泡脚时鼻尖、头皮或者膝关节微微出汗即可停止,不要出大汗,尤其是对气虚、有心脏病的人不好。另外,糖尿病、心脏病、静脉栓塞等患者,泡脚前最好咨询下医生。
【可多吃这三种蔬菜】
三种蔬菜,养益脾气
春季草木萌发,与之相对,人体的气血活动也开始加强,筋脉开始运转,精神活动也变得活跃。中医认为,立春当以保护阳气,养肝护阳为主。在冬春交替之际,我们怎样才能吃出健康,身体倍棒呢?别急,您接着往下看。
立春之后,在饮食上要做出调整,少食辛辣,少吃容易上火的羊肉等,多吃绿色蔬菜。
古代名医孙思邈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立春之后要少食酸味食品,可适当增加甜味食品摄入。
豆芽
“春日食春芽”,立春之后植物生发的嫩芽极具营养,春天可以食用的嫩芽有很多,比如豆苗、豆芽、香椿等。豆芽味甘,入脾,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富含维生素与蛋白质。不少地方有立春吃春饼的习俗,在春饼中卷入豆芽、豆苗、韭黄等嫩芽菜,不仅清爽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韭菜
韭菜性温,具有补阳的作用。冬春之交,气温还偏低,吃点韭菜可以帮助祛阴散寒。“一月葱,二月韭”,韭菜是非常适合春季食用的蔬菜。春季人肝气盛,脾胃功能受到影响,韭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可以增进人的食欲。韭菜虽好,但在食用时也要注意,不要过熟或过生,不要与酒或蜂蜜同食。
春笋
春笋被誉为春天的“菜王”,有着“尝鲜无不道春笋”的说法。春笋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春笋的纤维素含量也十分丰富,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春笋具有健脾补气、化痰止咳的作用,春季吃春笋可以做成油焖春笋,如果想吃的清淡还可以做成春笋豆腐汤。
【粥是养生佳品】
粥具有温、软、淡、香、黏等特点,利于消化吸收,又增添津液。特别是粥熬好后上面漂浮着的一层黏稠的物质,中医里称为“米油”,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甚至可以和参汤相提并论。对于老年人来说,常喝粥还能起到益寿延年的效果。
很多人有“喝粥养胃”的观念,认为喝粥会促进胃酸的分泌,对于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如萎缩性胃炎患者,喝粥确实有助于肠胃消化,从这个角度讲,喝粥确实“养胃”。但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孙刚介绍说,“粥养胃”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因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可以帮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不利于消化。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而应选择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
还有,最近网上热传“一碗粥=一碗糖水”的说法,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敢喝粥。其实,糖尿病患者只要把粥的原料搭配合理,日常也是可以喝粥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永文介绍说,糖尿病患者煮粥的时候不要煮白米粥,这种粥的含糖量较高,确实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可在白粥中加入燕麦、大麦、糙米等低糖的粗粮食材,少量加入红枣和葡萄干等甜味食材。虽然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喝粥,但要关键要控制好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因人而异地计算好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同时还要按时监测血糖。
另外,适当喝粥确实有益,但不可顿顿喝。粥属于流食,在营养上与同体积的米饭比要差,且粥“不顶饱”,吃时觉得饱了,但很快又饿了。若顿顿只喝粥,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营养,将粥煮得稠一些,配个菜,或在两餐之间吃些点心等,都能补充能量。
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妇女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