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聚餐,坐我旁边的小花吃得特别少,我下意识地逗她:你又减肥呀?
她只微笑了一下。
饭后,她凑我耳边轻声说:小刘有乙肝你知道吧?我上次无意间看到她的体检报告,这个病会传染的,吃饭也会,所以我她碰过的菜我都不敢吃……
小花说得很坚定,好像已经确认“吃饭会传染乙肝”一样,但事实上,早有专家公开辟谣过。
吃饭会传染乙肝吗?今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医学界》进行了一个街头采访,在问到“是否愿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桌吃饭”时,大部分采访对象表示“不介意”,但也有不少人担心“会被传染”。那么,吃饭会传染乙肝吗?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感染病科刘菲副主任医师解释道: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只要没有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到乙肝患者的体液、血液,就不用担心被感染。而且,人的口腔、食道、胃肠道的细胞,没有乙肝病毒的受体,乙肝病毒无法进入到这些细胞内,所以,一般情况下,与乙肝患者拥抱、共餐,是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
这些病会通过吃饭传染,要当心不过,虽然乙肝不会通过吃饭传染,但是依然有其他一些疾病,可能通过吃饭传染,需要注意。
·胃病
说到胃病,就不得不提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与胃病、胃癌密不可分。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由于我国存在共餐的习惯,很少使用公筷,因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6%。
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口-口、粪-口、母婴传播,因此,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污染了饮用水,健康的人饮用之后也可能发生感染。如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接吻或吃饭,也有可能发生感染。此外,使用不干净的餐具,或者家长口对口将食物喂给小孩等,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从理论上来说,要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实际的办法是注射疫苗,但是目前幽门螺杆菌疫苗还在临床试验阶段,尚未投入使用。
所以,要想预防幽门螺杆菌,得从生活习惯入手,少去路边摊、大排档等清洁卫生措施不够的地方吃饭,聚餐时务必使用公筷,家中的餐具和个人生活用品也要定期消毒,尤其是家长切忌将食物口对口喂给小孩吃。最后,还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提高机体免疫力。
·霍乱
霍乱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霍乱弧菌引起,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霍乱主要经口传播,可以通过饮用被霍乱患者粪便污染的水源、生吃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接触被霍乱患者粪便污染的物品、与霍乱患者一起吃饭等途径感染。大多数情况下,感染了霍乱弧菌会出现无痛性水样腹泻,一天腹泻十几次,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造成严重脱水,危及生命。
病从口入,预防霍乱,就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生食熟食分开,海产品要煮熟,出现症状要复诊。此外,不要喝生水、已腐烂发霉食物,也要控制自己不要暴饮暴食。最重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定期消毒餐具和生活用品,更不要乱动乱碰霍乱病菌污染过的物品。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伤寒病人和伤寒沙门菌带菌者是传染源,当水、蔬菜、奶制品等食品或者生活用品被污染,伤寒就会传播。
从季节来看,伤寒高发于春秋季节。从人群来看,患者以青少年儿童居多。
预防伤寒的首要措施,是接种伤寒疫苗。此外,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和变质食品,保持居家环境干净整洁等。一旦出现伤寒症状如持续发热、腹胀腹泻、皮肤出现玫瑰疹等,就要及时就医。
·痢疾
痢疾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实际上,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
患者和带菌者的粪便排出之后,主要有食物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机械传播三种方式,通过污染手、水源、食物等方式传播,同时,痢疾杆菌还会污染桌椅、扶手、玩具等物品,最终经口入消化道,发生感染。
痢疾的潜伏期多数为1-3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粘液脓血样等。
因此,预防痢疾,就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注意饮水卫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甲肝和戊肝
乙肝很多人了解,但是甲肝和戊肝却很少听说。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肝炎,两者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发热、腹泻等。
粪-口传播是甲肝和戊肝的主要传播途径,食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生食或食用没有煮熟的海产类食物和猪肉等,很容易感染。
目前,预防甲肝最有效的途径是接种甲肝疫苗,由于戊肝疫苗还没有投入临床使用,所以最佳预防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消毒餐具、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降低甲肝和戊肝发病风险。
总而言之,虽然额乙肝患者一起吃饭而被传染的可能性很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因为有很多其它传染病会通过这一途径传播,所以平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传染病风险。
参考资料:
[1]《关于幽门螺杆菌,这是一篇最全最好的科普!》.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0-11-29
[2]《细菌性痢疾小贴士》.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 .2019-08-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