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吃了一个多月的银杏叶片了,怎么还是头晕头痛啊?"李阿姨坐在我面前,一脸困惑地问道。这已经是这周第三位来问银杏叶片相关问题的患者了。
作为一名从医二十余年的神经内科医生,我深知银杏叶片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不过这味"网红药"真不是人人都适合服用,更不是万能的"神药"。
记得前几天,一位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张先生慌慌张张地跑来就诊。他今年45岁,平日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这几个月总觉得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听说银杏叶片对脑供血有帮助,就在药店买了一盒自行服用。
"医生,我吃了快两个月了,感觉效果不明显啊。"张先生愁眉不展地说。
通过详细问诊和检查,我发现张先生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长期熬夜、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并不是单纯的脑供血不足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病人王奶奶的故事。她今年72岁,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服用银杏叶片三个月后,记忆力确实有所改善。这说明银杏叶片并非对所有人都无效,关键是要找准适应症。
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和大量研究文献显示,银杏叶片对以下四类人群特别有效:
第一类是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对延缓脑功能退化有积极作用。
第二类是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内酯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改善微循环。
第三类是眩晕症患者。特别是由于前庭功能障碍引起的眩晕,服用银杏叶片能够明显改善症状。
第四类是外周血管疾病患者。银杏叶片可以改善肢体供血不足,缓解间歇性跛行症状。
"张先生,您的情况更需要调整作息,改善生活方式。"我建议他先从最基本的作息调整开始,"银杏叶片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很多患者对银杏叶片抱有过高期望。有些人听说邻居吃了效果不错,就盲目跟风。殊不知,同样的药物在不同人身上的效果可能大不相同。
就拿我的一位老病号刘大爷来说,他有糖尿病史十多年,最近觉得腿部发麻,就自行服用银杏叶片。殊不知他的症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需要控制血糖才是关键。
银杏叶片虽好,也有它的禁忌人群。出血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的患者都不宜服用。同时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在门诊中,我经常遇到患者问:"医生,网上说银杏叶片养生效果好,我要不要预防性服用?"
对此,我的建议是:健康人群没必要预防性服用。药物再好,也是双刃剑。合理用药,对症下药才是关键。
近期有研究表明,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细胞、增加脑血流量,这些作用对特定人群来说确实非常有价值。
不过也要注意,服用银杏叶片讲究适量和坚持。像王奶奶的病例就很典型,开始两周可能感觉不到明显效果,但坚持服用两到三个月后,症状逐渐得到改善。
回到李阿姨的问题,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她的头晕症状与颈椎病有关。"李阿姨,您需要的是颈椎康复治疗,单纯依靠银杏叶片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想特别强调: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盲目服用,不仅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更理性地认识银杏叶片,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全盘否定,找准适应症,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价值。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