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间约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但不灼伤皮肤为度,以感觉艾灸的温热辐射至整个小腹部或者整个骶尾部、盆腔区为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经顺畅,经量较多,不需要艾灸。如果经期腹痛明显,月经色暗,血块大且暗黑,是可以艾灸的。艾灸可以帮助瘀血排出,驱散“宫寒”。如果症状严重,还可以选择针灸治疗。
2、暖宫操
(1)腹部暖宫操
方法:每晚睡前仰卧床上,搓热双手,掌面贴肚皮,从肚脐开始,掌根用力,双手分别从肚子两侧沿盆腔区域滑至会阴区,再双手重叠,指尖用力,沿任脉滑至肚脐。按摩50次,按摩至微热感为宜。
贴士:孕期及月经期,特别是月经量多、淋漓不尽时,不宜做暖宫操。
(2)足底暖宫操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涌泉穴直通肾经,也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去除“宫寒”、防止早衰,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按揉涌泉穴的方法很简单,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将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涌泉穴,右手心按摩左脚涌泉穴,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热双脚为宜。
3、温经补肾泡脚方
选用艾叶、桂皮适量,清洗后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十几分钟,让水逐渐变温,用其泡脚即可。在浸泡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加入新的艾叶桂皮水,使水保持温热。
卢佩斯表示,该泡脚方可温经补肾,对“宫寒”肥胖也有一定的帮助,还能改善肥胖导致的一些不适症,诸如浑身乏力、气喘等。
4、食疗建议
姜枣红糖水
做法:准备干姜、大枣各30克,洗净后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适量红糖煎煮。
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经期怕冷、头晕,长黄褐斑的朋友。
红花暖宫蛋
做法:取鸡蛋1枚,打开个口,放入红花5克,搅匀蒸熟即成。
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5天,然后等下个月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再开始服用,持续服3个月经周期,可疏散瘀血、温暖子宫,适用于月经量少、色黑、血块多的患者。
注意:红花味甘、性温,有活血化瘀、养血止痛之效,备孕、*者不宜服用。
当归红花大枣茶
做法:取当归10克、红花10克、大枣15克,将大枣去核捣碎,与其他材料一起放入杯中,加入300毫升沸水冲泡,再加盖闷约10分钟。随后将茶汁滤入杯中,即可饮用。
适用于寒性痛经,血块大且暗黑或有黄褐斑的患者。
当归桃仁山楂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