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骆晶.红花—甘草药对体内效应物质基础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12.
2.孙俊.红花泡茶,好处多多[J].中医健康养生,2018,(07).
3.王阿丽.红花和红色苷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在一众养生热潮中,中药材泡水养生备受大众的青睐。不仅因为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而且收获良好的养生功效还可能省去一大笔的医疗开销。除了枸杞和参片这类大众熟知的养生方式外,不少中老年人也热衷于用红花泡水,来达到通络活血的效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细节却容易被忽视。
家住安徽的59岁董玉珠,自从三尺讲台上退下来后,就开始在家里照顾自己的小孙女。下一代的培养在她眼里也是重中之重,但辅导作业却成了她最头痛的问题,天天陪着孙女写作业到半夜,学习成绩还是一塌糊涂。打也不是骂也不对,偏头痛的老毛病也被气犯了,只能脑袋里干着急。
2017年8月,正值学生们放暑假。正在家里给孙女补课的董玉珠,忽然觉得一阵阵的隐痛从头顶传来,像是无数根细针不停扎刺。她赶紧放下课本,双手紧紧捂住脑袋,不断按揉着两侧轻轻隆起的太阳穴,眉间也皱成一个“川”字。看着孙女的眼神,已经被窗户外的小孩打闹声吸引了去,只好叹口气放她出去放松放松。
她也换好鞋,直奔小区附近的中医馆做做理疗。本以为能舒坦几天,没想到到了晚上,洗漱完毕的董玉珠再一次被头痛找上门,脑袋里晕乎乎的,似乎比白天发作的还要厉害。麻木感就像是有小虫子沿着神经,一路爬到自己的手指尖。她赶忙直起身,让一旁的老伴帮自己揉一揉。老伴看她难受的样子,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她来到医院挂号做检查。
医生了解完大概情况后,开了头部CT检查。结果显示:在大脑顶叶和基底节区可见散在少量低密度缺血灶。其中较大的缺血灶直径约有0.4厘米,较小的缺血灶呈点状分布,边缘比较模糊。这让拿到检查报告的董玉珠无法相信,自己平时也没有生过什么大毛病,怎么会好端端的突然在脑袋里出现这种问题。
医生在对董玉珠详细询问了生活习惯和相关病史后,先测量了她的血压。结果发现152/95mmHg,已经处于一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的范围。医生语重心长的解释道,“你这起伏不定的情绪,本就是高血压的诱因之一。再加上中老年人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出现脑部血管的痉挛和狭窄,脑部的缺血灶也会跟着冒出来。”
董玉珠看着片子上的小缺血灶,心里多少是有些犯嘀咕的,不过她现在的关注重点都在自己的血压上。她明白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病,本想着自己可能要一直靠吃药来控制血压。结果医生表示由于她是第一次查出高血压,而且只是一级范围不算太严重,可以先调整平时的生活方式来稳住血压,暂时不考虑用药,还特意叮嘱她三个月后要来医院复查。
得知董玉珠的病情后,儿子暂时把孙女接了回去,让母亲能安心养身体。董玉珠也不含糊,开始有意减少了盐和调料的用量,吃完饭和老伴一起去楼下慢悠悠溜达两圈。晚上早早泡好脚去休息,保持规律的作息。3个月的时间算是过的顺顺当当,头痛头晕也没怎么犯过。
可眼看到了要复查的日子,她心里还是直打鼓。然而最后复查的结果,也是喜忧参半。血压经过细心调理后,已经恢复到正常的范围。但复查的头部CT显示,脑内的缺血灶依然存在,没有半点好转的意思。董玉珠瞬间慌了神,担心脑袋里一直缺血,该不会哪天就出现脑梗了吧,愁得她连连叹气。
医生也看出了她的忧虑,赶忙安慰道:“这脑内的缺血灶一旦形成,通常是很难让它消失的。脑内的缺血灶就是一种影像诊断,但你目前的情况离脑梗还远着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稳定好血压和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来医院复查,肯定可以把病情稳定下来。”
董玉珠回到家后,心里像是压了块石头,还是记挂着脑袋里的缺血灶。于是她开始在网上搜索,想找找改善脑部血运的法子。偶然间,她看到了有人关于红花泡水的分享。红花最早记载于《开宝本草》里,使出了名的活血通络、止痛散瘀的好物,算得上是活血养血的“全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