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中老年女性,激素波动大,本来睡眠就差,黄豆的这种“顺带手”的作用,反倒让她这种人群成了最大受益者。
当然还有更深层的事,就是吃黄豆这种行为,背后反映的生活节奏在变。
很多中年人,尤其是退休边缘的人群,容易因为压力消退而陷入一种“时间真多”的假象,结果一不留神就放纵自己,吃得油腻、动得少,整天窝在家里刷短视频。
这种生活方式乃是慢性疾病滋生的温床。
而像林大姐这样,每天想着怎么做点豆子吃,多少也在把注意力从“乱七八糟的事”上拉回到了身体本身。
饮食结构的改变,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塑。人一旦开始注意吃啥,后面的睡觉、运动、情绪调节都会跟着一块儿变。
不过说到底,她的成功不光是靠黄豆,而是她的身体恰好是那种对大豆比较“敏感”的类型。
有研究统计,亚洲人种中,大约有70%左右的人是“大豆代谢敏感型”,也就是说摄入黄豆后,身体能够高效利用大豆异黄酮等有效成分,但也有约30%的个体反应不明显,甚至出现不适。
所以这事也不能一刀切。
要真想试,不妨先吃两三周看看身体反应,肚子不舒服得调量、换做法,多试几种搭配,慢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吃法。
那接下来有个挺现实的问题——豆制品那么多,黄豆、豆腐、豆浆、腐竹、豆干,甚至豆豉、豆瓣酱,到底哪种对血管最好,是不是越原始越有效?
参考资料[1]养生好食物:黄豆的10大营养功效[J].公关世界,2014,(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