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阳春三月,各种各样的春日时令食材,也纷纷跃然餐桌。
春日稍纵即逝,宁可不吃肉,大家也别错过这春日的限定美食啊。
没尝过春天的味道?咱们可以品尝春菜,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经典病房魏华凤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满足味蕾也需慎食。
舌尖上的春天,易过敏“指南”
01.春笋 —— 素食第一品春笋含有充足的水分、植物蛋白、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是膳食纤维。
但是大量的膳食纤维较难消化,同时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食用过多易诱发哮喘、变异性鼻炎、皮炎等。
春季本来就容易过敏,对容易发生摄入性过敏的人群来说,食用春笋还易引起荨麻疹。
小儿应少吃春笋。
老人吃笋一定要细嚼慢咽,切勿因贪鲜过量而伤了脾胃。
不建议本身已经患有胃肠道疾病、肾结石、胆结石的人食用春笋。
尽量不要和海鱼同吃,避免引发皮肤病。
TIPS
挑选时以笋壳嫩黄、笋节紧密、笋肉洁白为佳。
春笋做菜时,先用开水烫5~10分钟。高温既可分解大部分草酸减少弊端, 又能使菜肴无涩感,味道更鲜美。
“春令莴笋似千金”,它能增加胆汁分泌,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莴笋的钾含量也比较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可减少心房的压力,尤为适合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食用。
莴笋是很好的食材,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够享受的。以下人群不宜吃:
过敏体质、脾胃虚寒的人。因为中医认为莴笋性属苦寒。
患有眼疾的人。莴笋中的一些物质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过量食用莴笋,可能会发生头昏、嗜睡等中毒反应,导致夜盲症或诱发其他眼疾。
03.韭菜 —— 洗肠草春天的韭菜特别水灵,韭菜炒蛋、 韭菜盒子、韭菜水饺都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
中医认为,韭菜性温,吃了能提升身体热量,起到一定的助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