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你好children
口肌训练又称为口部肌肉运动治疗,是语言能力训练计划中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口部感觉处理,下颌、嘴唇、舌头的稳定分离运动能力,来促进正确的言语发音。
传统的治疗以听觉和视觉为主,而口肌治疗增加了触觉刺激,是一种多感官刺激的训练方法。对于有口部运动和定位障碍的人,口肌训练通过训练触觉-本体技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适用人群
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整体性发展迟缓、智力发展迟缓、语言发展迟缓、发音障碍流畅障碍(俗称口吃)、声线问题、视觉障碍、吞咽障碍、口部肌肉障碍、因听觉困难而引起的发音障碍等
气息练习:
1. 吹泡泡
2. 吹羽毛
3. 吹乒乓球
4. 吹笛子
5. 口鼻交换换气
6. 发长音
7. 憋气
8. 吹乒乓球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9. 呼与吸的长气练习
舌头训练法:
1. 向上,下刷舌尖
2. 横向刷舌尖
3. 前后刷舌尖
4. 后前刷舌尖/舌侧缘
5. 拍打舌面,舌尖,舌侧缘
6. 上,下,左,右,前,后推舌法
7. 上,下,左,右,前,后,压舌尖
8. 上,下,左,右,前,后,半抬法
9. 压舌中线说v
10. 舌尖舔物法。
11. 舌尖舔上,下,左,右
作用:舌前后运动或者前后转换运动与元音有密切关系,促进舌肌的的灵活性,保证每个音的准确应
唇部训练方法:
1. 面部按摩
2. 吸允法
3. 对捏法
4. 唇部拉伸
5. 脸部拉伸
6. 吸管进食
7. 感觉酸的表情
8. 夹住吹哨管
9. 吹泡泡
10.拉纽扣法
11.面条练习
12.杯子进食
13.模仿大笑
14,咧嘴发i
15.勺子进食
16.唇部按摩
17.发砸唇音
18.出声吻
19.夹压舌板,饼干
20.舔果酱
21.发唇齿音f
22.亲吻,微笑;亲吻,皱眉,苦笑
23.微笑,撅嘴
24.交替发i,u
作用:可以有效的预防食物和唾液流出口外,参与面部表情的形成和构音的运动。
下颌骨:是一块质密,坚硬的U型骨,主要由下颌骨体和两个下颌支所组成,并在颞骨两侧过一关节(颞颌关节)与颅骨相连接,参与构音
下颌感知觉训练方法:
1. 指尖控制法:患者将大拇指置于下巴尖处,其余四指指尖至于颞下颌关节上,让下颌做上下运动。手指感觉并体会下颌运动时颞颌关节打开,关闭的情况。
2. 手掌控制法:患者将手掌置于下颌,手掌根部放在下巴上,手指指尖置于颞颌关节处,下颌上下运动感受下颌运动时关节打开,关闭的情况。作用:提高下颌的感知力和自主控制力。
咬肌训练方法:
1. 深压咬肌法:
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要求患者一直咬紧牙关,治疗师用双手触摸患者的咬肌,接着用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指腹缓缓深压咬肌。患者在咬东西的时候,深压咬肌效果最好。作用:短暂而间歇的压肌腹可促进肌肉兴奋。压完肌腹后向两端拉伸该肌肉也可以促进肌肉兴奋,压肌肉的附着处讲抑制肌肉兴奋。
2. 敲打咬肌法:
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要求患者一直咬紧牙关,治疗师用双手敲打患者的咬肌。接着用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指腹敲打咀嚼肌。,反复敲打可使松弛的肌肉紧张,提高肌力。患者在咬东西的时候,敲打咬肌效果最好。作用:短暂而间歇的轻敲肌腹可促进肌肉兴奋。敲完肌腹后向两端拉伸该肌肉也可以促进肌肉兴奋,敲肌肉的附着处讲抑制肌肉兴奋。
3. 拉伸咬肌法:
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要求患者一直咬紧牙关,治疗师用双手触摸患者的咬肌。接着用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的指腹快速上下按摩咬肌。,反复上下按摩可以起到拉伸咬肌的作用。告诉患者以后用这个部位咬东西,敲咬肌效果最好。患者在咬东西的时候,拉伸咬肌效果最好。作用:快速拉伸肌肉会向该肌肉传递兴奋信息。相反,缓慢拉伸则会放松肌肉。按摩时大都沿着肌肉行走,采用缓慢拉伸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4. 震动咬肌法:
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要求患者一直咬紧牙关,治疗师用双手触摸患者的咬肌。治疗师讲振动器套在右手食指上,左手把住患者的下颌,振动器在咬肌的任意部位走动,左手方法相同。震动头的接触面不同,所产生的力度和刺激强度会不同。注意不要损坏颞颌关节,要轻轻的,慢慢的震动咬肌。治疗师要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和情绪。作用:通过震动可以人为的刺激皮下肌肉。缓慢震动有助于放松口部肌肉,快速震动可以“激活”口部系统,并提高其全身的肌张力。
下颌运动受限训练方法:
1. 咀嚼法:
先通过按摩的方法讲颞颌关节和周围的肌肉放松,在做下颌放松训练放松,观察下颌与咀嚼时的紧张程度,根据下颌打开的幅度和咀嚼肌的力度选择咀嚼器的类型,是用硬性的还是软性的,然后可将咀嚼器的一端放入患者口中,让患者张大嘴咬住咀嚼器,并大幅度的嚼,在咀嚼的时候发a,i,u,或者在咀嚼的时候数数,又或者在咀嚼的时候发wa开头的字,词。作用:治疗后,对下颌紧张的患者而言,其紧张的程度会明显减低;对下颌松弛的患者,会提高咬肌和咀嚼肌的力量,下颌打开的幅度会明显的增加。
2. 高位抵抗法:
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坐着,治疗师将大拇指的指尖放在患者的下颌缘的上侧,将食指弯曲放在患者的下颌缘的下侧。治疗师食指用力向上提患者的下颌,同时让患者用力向下抵抗。注意:须把下颌控制在稳定的位置,才可进项下颌运动。作用:抵抗是指患者有目的的沿着作用力的反方向运动身体的某一部位,从而提高该部位的力量。抵抗会增加口部运动的阻力,有助于扩大运动的范围。由于抵抗能提高和强化运动,所以对不协调和不需要的运动不要使用抵抗方法。
3. 高低位交替抵抗法:
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坐着,治疗师将大拇指的指尖放在患者的下颌缘的上侧,将食指弯曲放在患者的下颌缘的下侧。当患者的下颌处于高位时,治疗师食指用力向上
但需要注意的口肌训练是要与其它言语治疗方案一同使用的,并不能用来代替直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有些家长认为口肌训练完成后,孩子自然就会说话了,这是错误的想法。
鉴于特殊儿童的情绪不稳定,不能听从老师的指令配合,从而影响上课的效果,所以孩子通过一周的体验课,顺利地过渡和适应,机构也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对孩子进行了综合能力评估,给家长分析了孩子的现状并给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评估的结果给孩子安排了针对性的康训计划。
来中心学习或想了解更多实操训练方法,可联系朱老师: 13360018698(微信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