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痘了,随手一挤,
这是我们对待痘痘的日常操作。
甚至有些人对挤痘痘有像捏方便面、挤塑料泡泡一样的“爽”感。
赶快停手!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近日,江苏淮安嵇女士遭了个事,她因随手挤了脸上的痘痘,引发重度感染被送ICU!
不久前,嵇女士的嘴唇上方长了一颗米粒大小的痘痘,她随手挤掉后,嘴唇开始红肿、左脸愈发肿胀、左眼皮也无法抬起,最终高烧不退被送往江苏淮安市中医院ICU重症监护室。
经过头颅磁共振、胸部CT等检查,医生发现嵇女士双侧肺炎及胸腔内部有少量积液,脑部信号显示异常。急诊科主治中医师卢伟伟表示,嵇女士是“危险三角区”感染造成的海绵状静脉窦炎。
好在经过一系列治疗,嵇女士的神志逐渐清醒,体温恢复正常,面部肿胀消退。(据《江苏公共·新闻》)
今天小康妹就和大家摆一摆面部“危险三角区”。
1
面部“危险三角区”是何物
此区域有6条通向颅内的静脉
面部“危险三角区”是以人的鼻骨的根部为顶点,两口角的连线为底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区域。它包括人的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两侧等主要面部器官。
在这个区域内,有6条通向颅内的静脉经过这里,它们互有分支,相互沟通,形成了一张致密的血管网。
如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
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别丰富,不管是挤痘痘还是刮胡子,稍不注意,内含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会从鼻子、口唇周围的毛细血管“趁虚而入”,循环到达肺、肝、肾、骨等器官,直接进入与之相通大脑毛细血管,造成颅内的感染,引起脑膜炎、海绵状静脉窦炎等,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缺少血液回流“阀门”增加了它的危险
“危险三角区”之所以危险,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静脉血管中缺少防止血液回流的“阀门”——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