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少林神功”,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深不可测的《易筋经》。《易筋经》其实是历史上存在的一部著作,金庸小说中最厉害的“武学秘籍”《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都是《易筋经》的转化。对于《易筋经》,目前仍存在两种看法,赞之者仍夸饰其“神”,如嵩山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就公开宣称《易筋经》“在少林寺属于上乘功法”、“能改变一个人的体质和本能”;毁之者则称《易筋经》是“道家壮阳宝典”,不过房中术而已,是本伪书。
《易筋经》是“神功”秘籍,这只是一种存在于大众认知中的错误观念,然而把《易筋经》视为“神功”秘籍却具有三四百年的历史。那么,《易筋经》是如何成为“少林神功”的呢?
《易筋经》原为《易筋经义》
目前所知的《易筋经》版本超过50个,其中早期抄本有十来个。不少版本中《易筋经》的书名是《易筋经义》,而不是《易筋经》。抄本如清乾嘉学者周中孚所见本,北京国家图书馆藏西谛本(郑振铎原藏本)、雍正年间跋本,刻印本有道光祝文澜本、光绪十年(1884)上海扫叶山房刻印《易筋经义服气图说》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光绪十五年刻本、1917年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精义》等。
书名虽然没有直接叫《易筋经义》,但在跋文中有“紫凝道人曰:余读《易筋经义》”,说明原书其实是叫《易筋经义》的,有台湾“国家图书馆”藏“述古堂”本(疑为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钱曾藏书楼述古堂的藏本),上海华芝轩抄本、上海賸馥居抄本等。
国家图书馆藏西谛本“易筋经义序”
“易筋经义”的意思是“《易筋经》的译义”。关于《易筋经》的来源,各抄本都交代达摩传《易筋经》,“留镇少林”,但因经文是天竺文(梵文),“少林诸僧不能遍译”,后“众中一僧乃怀经远访,遍历川岳”,在四川峨眉山得晤西竺圣僧般剌密帝,般剌密帝告之“经文不可译,佛语渊奥也;经义可译,通凡达圣也”,“乃一一指陈,详译其义”(西谛本)。而在光绪十年(1884)上海扫叶山房重刻的《易筋经义服气图说》本中,在上述文字后面多出了一句话,把书名命意说得更加清楚:“是书经密谛翻译,非达摩原经,然文虽异而旨则真,语不奥而义易明,故谓之《易筋经义》。”也就是说,达摩写的原书叫《易筋经》,但《易筋经》是梵文,不识梵文的人看不懂,且语义艰深,即使懂得梵文,一般人也难明其义,经过般剌密谛翻译,文字已和达摩所传原经不一样,但语义变得易于明了,故而叫《易筋经义》,亦即达摩所传《易筋经》的般剌密谛译义。因此,原书应该名叫《易筋经义》,而不是《易筋经》。浙江省中医研究院有个抄本,书名干脆叫《易筋经译义》。
作者和成书年代
《易筋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迄今仍是未解之谜。迄止目前,唐豪先生在1958年正式提出的明朝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伪造《易筋经》的说法最有影响力。唐豪被认为是民国以来中国武术史学科的奠基者,在武术史研究方面影响很大,其在政治方面也很成功,解放后历任上海市公安局法律顾问、华东检察署调研室主任、华东行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委员和国家体委委员等职。由于其学术地位和政治地位较高,两者相互作用,故一直以来其观点的影响力最大。
《易筋经》是天启四年紫凝道人所作的观点后来成为中国武术史界的主流观点,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等许多重要著作都沿袭其说。但是,笔者认为唐豪的观点在论证逻辑上是轻率的,因为其所见版本不多,思维也不严密。该观点长期造成认识混乱,至今未纠正。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易筋经》成书年代最晚在雍正年代(1723—1735),最早也不会超过明末清初,以康熙年代成书的可能性最大。
至于《易筋经》的作者,既不是达摩,也不是“紫凝道人”,当然也不是唐豪在1930年代《少林武当考》、《行健斋随笔》二书中提出的“羽流”(道士)。从《易筋经》内容来看,里面儒、释、道混杂,并非宗于一家,不可能是信仰道教、以道教祖师为宗的道士所作;从《易筋经》作者缺乏史学素养,把小说当史实(如把唐传奇的虬髯客故事当作真实历史)的情况来看,其学术素养不足;从《易筋经》早期抄本(以及后来的刻印本)多出现在江浙一带的情形来看,其早期传播主要是以苏州、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扩散开来的,因此作者应该是此地区人士。综合来看,笔者认为该书作者是江浙一带的中下层文人,既不是少林和尚,也并非道教道士。
《易筋经》是房中术?
关于《易筋经》的内容,按清代乾嘉学者周中孚的说法,它是“讲内丹之书”;民国时候,唐豪先生认为它是“采补御女邪说”、“道家房中术”。《易筋经》中含有房中术意味的“用战”(“余伎”),但是,若因此就认为《易筋经》是房中术,则思维未免过于简单。
实际上,早期《易筋经义》的内容结构,通常是“二序一跋加28则正文”。序跋的意义,是为了交待此书的来源。正文28则,有房中术意味的主要是“用战”(“余伎”)一则。但是,这则内容是最早就有的,还是在后面的传抄过程中添加的,尚存疑问。有学者发现,现藏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即内阁文库)的江户写本,文末署有“两浙沈玉田校定”的可能是康熙抄本的《易筋经》,正文只有24则内容,没有“用战”一则。笔者也发现国家图书馆藏西谛本,在此处出现一个白页,没有“用战”一则。所以,不能简单说《易筋经》是房中术。
早期《易筋经义》本正文28则,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论”,主要是开头的“三论”——“易筋总论”、“膜论”、“内壮论”;二是“法”,包括“方”(药方),从“揉法”到“下部洗药方”,共20则;三是“功”,最后5则——“用战”、“内壮神勇”、“练手余功”、“外壮神勇八段锦”、“神勇余功”。
“论”的部分是阐述思想,提出了独特的“筋、膜”理论,提出修炼的办法是“以气为主”,“修炼气至,筋、膜齐坚”。“法”(包括“方”)为具体的修炼方法,包括内在炼气,外在配合“揉法”,并内服丸药,外用药水烫洗,还辅之以木杵、木槌、石袋敲打,还有一些指导性原则、方法,如注意修炼时间、采日精月华、分十二月行功、配合阴阳等。“功”的部分是强调练习《易筋经》的功效,即达到“内壮神勇”、“外壮神勇”的目标,“内壮神勇”是将气运到手上,并用石袋敲打肩膀、手指,致使“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努其拳,可碎虎脑,皆小用之末技也。”“外壮神勇”是内壮练成之后,“引达于外”,达到手托城闸、力能举鼎等效果。这就是《易筋经》设想的“神功”修习方法。后世提到《易筋经》,就是复述这种“神功”效果。
早期《易筋经》抄本只有文字没有图势,后期传播版本中出现了12个图势,称为“易筋经十二式”。这些图势,最早是在嘉庆、道光时期的抄本——来章氏辑本(传播最广的《易筋经》版本)加进去的,其来源应该是明崇祯八年(1635)刘侗所作《帝京景物略》的“贾力法”(也就是炼气法),参照已经广泛流传的十二段锦图,将运气贾力练功过程图像化。
国家图书馆藏“来章氏辑本”抄本“易筋经十二势”之“韦陀献杵第一势”
《易筋经》何以成为“少林神功”
《易筋经》的“神功”修炼法自然不可信,但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其实是反映了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武术界的新思维,即内外兼修,练气佐力。《易筋经》的作者,显然是明末至清初的人,因为书中伪李靖序中有一句话:“至今少林僧众,仅以角艺擅场,是得此经之一斑也。”这说明“至今”的“今”是指明嘉靖年间少林和尚在杭州、松江(上海)、苏州一带抗倭成名以后的时代。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于清康熙八年(1669)为其儿子黄百家的武术师父王征南撰写墓志铭,其中有一句话:“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这是明末清初内家拳思想的表述,与《易筋经》作者持有否定“角艺”的外家功夫,思想上是一致的。
这种思想,在史事上也有反映。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写于18世纪40年代(乾隆初期)的小说《儒林外史》中提到了《易筋经》。该书介绍凤四老爹,“他的手底下,实在有些讲究,而且一部《易筋经》记的烂熟的。他若是趱一个劲,那怕几千斤的石块,打落在他头上、身上,他会丝毫不觉得。”小说中的凤四老爹,其原型一般认为是侠客甘凤池。甘凤池实有其人。雍正七年(1730)十二月初二日浙江总督李卫给雍正皇帝的奏折中说,“甘凤池炼气精劲,武艺高强,各处闻名,声气颇广”。李卫为了抓到甘凤池,竟然设计,以其子向甘凤池习武的名义将甘凤池父子骗到浙江总督衙署,之后从甘凤池儿子口中套出一些事实,将甘风池定罪。该事见于朱批奏折,不得不信。
浙江总督李卫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二日奏折(局部)
从《儒林外史》开始,《易筋经》频繁出现在乾隆时代以后的著作中。这些著作,既有小说,也有文集和史著,这说明《易筋经》不仅影响了小说作者,也影响了当时知识圈的观念。
晚清在多省任巡抚的潘霨编了本《卫生要术》,将“易筋经十二势”选入其中。之后,张之洞的岳父、“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父亲王祖源,在任成都知府时,编了一本《内功图说》,说自己年轻时候在少林寺看过这本书。《内功图说》是王祖源给其家族子弟编写的教材的一部分,收入“天壤阁丛书”。天壤阁丛书实际上是王祖源所辑,但许多人以为是王懿荣辑,王懿荣是著名学者,编辑的丛书自然为世所重,此本后被收入商务印书馆编《丛书集成初编》,而《丛书集成初编》影响很大。
潘霨和王祖源、王懿荣的身份、地位较高,再加上《卫生要术》和《内功图说》刻制精良,因此为社会上层人士所注意和接受,影响大,流播广,并因其有图势有口诀,可以摩仿练习,故而影响很大,其中的“易筋经十二势”后来几乎成了《易筋经》的代名词。
内功图(《内功图说》,天壤阁丛书本,光绪七年刻印)
在小说中,《易筋经》的“神功”属性更是被广泛传播。道光年间的笔记小说,不少写到《易筋经》,并传播其“神功”观念。如许元仲《三异笔谈》、程岱葊《野语》、吴炽昌《客窗闲话》等,都有关于《易筋经》“神功”的内容。《野语》讲一位武将白成龙“习《易筋经》术,具神勇”;另一位闵先生(闵廷玉)“任侠好武,得达摩《易筋经》秘奥,有壮夫数十人困之,麾之以肱,輙左右辟易”;《客窗闲话》讲到一个人“神力无敌于天下”,自言是练习了《易筋经》中的功法。
同治年间齐学裘《劫余诗选》讲到某人“自言年少负神力,《易筋经》自少林得”;《见闻随笔》中则说一个侠丐自称“素习《易筋经》之术,故能闭气成尸耳”,其效果比“骨中生出神力”更为夸张。
到光绪年间,桃花馆主唐芸洲所撰的长篇文言剑仙小说《七剑十三侠》,以及古典公案侠义小说的代表作品《永庆升平全传》和《彭公案》也都写到《易筋经》,并进一步传达其“神功”属性。《七剑十三侠》中,“一枝梅道:非非僧乃少林第一名师,他的工夫,不传徒弟,比金钟罩、易筋经还要利害,任你刀枪不入”;《彭公案》中,红莲和尚教欧阳德“练会了莺爪刀重手法、一力混元气、达摩老祖易筋经,练的骨软如绵,寒暑不侵”。
20世纪上半期,旧派武侠小说有多部写到了《易筋经》,如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侠义英雄传》、常杰淼的《雍正剑侠图》等。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武侠小说,写到《易筋经》的,有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写于1956-1957年)、卧龙生的《玉钗盟》(写于1960年)、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写于1974年);金庸小说更多,写于1963的《天龙八部》、写于1967年的《笑傲江湖》、写于1969年的《鹿鼎记》都提及了《易筋经》,《天龙八部》中,慕容博告诉慕容复《易筋经》是“天下武学之首”,是少林派的第一绝学,只要将《易经筋》练通了,哪怕是平庸之极的武功,都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金庸小说中最厉害的两部武学秘笈——《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实际上都不过是《易筋经》的变形罢了。如果进一步推测,金庸小说中的内功类武学秘笈都有《易筋经》的影子,可能都是《易筋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易筋经》实为其原型。由此可知,《易筋经》对于金庸在小说中创造武学秘笈的影响非常之大,而这些武学秘笈大多是内功秘笈,也可以说金庸在小说中表达的内功观念,也主要是受到《易筋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