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冯毅)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项针对烤肠的科学研究结果。加拿大安大略省斯特拉特福德总医院的病理学家泰勒·罗斯和同事乔丹·雷迪根对数种烤肠进行切片实验发现,多数切片主要由脂肪球组成,只有极少的骨骼肌,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肉”。
此消息一出,可以说让台式烤肠、美式热狗肠、火山石烤肠、德式香肠等纷纷“躺枪”。作为风味独特、物美价廉的食品,烤肠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瘦肉过少属实,脂肪多更好吃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这一消息来自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7月初的一篇文章,而文中提到的两位加拿大专家的研究结果,其实2016年12月就已经发表在《澳大利亚医学杂志(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上。
关于加拿大专家的这项实验,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表示,这项研究只能证明烤肠中肥肉多而瘦肉少。在国内市场,烤肠确实也存在这一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脂肪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烤肠的风味和口感。“在风味上,更多的脂肪可以带来更多的油脂味道,使食物更加诱人。在口感上,脂肪通过影响肌纤维的活动,在肉制品中起到润滑剂和连接剂的作用。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香肠的硬度会逐渐降低,弹性也有所提升。因此,商家为了追求更好的销量,会在烤肠中添加更多的脂肪。”
烤肠属于致癌物,尽量控制摄入量
虽然该实验只揭示了烤肠中肥肉过多,可能对减肥人群不太友好。但烤肠的健康隐患不止这些。阮光锋对新京报记者强调,烤肠属于加工肉类。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发布过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消费的致癌性专项评估报告,将加工肉制品列为1类致癌物。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烤肠不能吃呢?阮光锋表示,并不是这样。IARC的致癌物分级依据是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和致癌强度或对人类的实际威胁程度没有任何必然联系。IARC的致癌物分级共分5类,其中,1类致癌物对人为“确定”致癌物,2A类致癌物“很可能致癌”,2B类致癌物“可能致癌”,3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可疑”,而4类致癌物则对人“很可能不致癌”。
因此,阮光锋表示,对于烤肠这类食品,人们应该做到的是少吃,每天控制在40-75克。控制摄入量、注意饮食均衡,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新京报记者 冯毅 摄影 冯毅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