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跑步虽好,但没有必要天天跑。之前,小编采访过一个女跑者。
她看到别人每天都坚持跑步10公里,就去模仿人家。可是慢慢进行到80多天的时候,她发现自己身体上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脚踝隐隐作痛,膝盖经常喀喀作响,身体也很沉重,仿佛陷入了疲劳期。
而更让她觉得恐怖的是,她开始有点害怕甚至厌恶每天早上的跑步,“原来每次一醒来,都觉得元气满满;而后来,一想到要去跑步,我就觉得头大。”
终于,在连续跑了120天之后,她因为身体疲劳差点晕倒在自己每天都跑的那条小路上。去医院看了一下,发现身上多处都有伤病,医生说最近都没法跑步了,要好好休养。
休息了大概半年时间,她才渐渐又跑了起来,但不再每天都跑了。“我本人其实非常喜欢跑步,但并不想让跑步成为自己的负担,所以决定以后不再坚持每天都跑。”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每天10公里,坚持跑1000天都没问题;而有些人,只能一周跑3-4次,每次5公里,身体才会比较健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限,就算你不管再怎么训练,就是比不上一些人。你如果模仿别人,跟别人较劲,发疯式地训练,结果就是伤了身体,失了乐趣。
倾听自己的身体,能跑就跑,跑不动就不跑,谁也没有规定必须每天都要跑。用白岩松的话说,一周跑3、4次,就是最好的人生。
不要为了坚持而坚持,成为坚持跑步的奴隶。
《2018年美国身体活动指南》中指出,为了获得健康,建议成年人每周积累150分钟至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积累75分钟至150分钟大强度有氧运动,两者相结合也是可以的。
对跑步而言,跑步的强度标准一般通过心率划分,中等强度的跑步,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大强度的则为70%-80%,如下表:
或者正如白岩松在《跑步笔记》中所说的,一次跑5-10公里,一周跑三五天,这种跑步方式,对大多数想要健康的跑者来说很合适。
当然了,如果想获得全面健康,跑步之余还需要辅以力量训练和营养健康的饮食,相辅相成,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力量训练包括躯干核心力量训练、腿部力量训练(脚踝尤其重要)、柔韧性训练(主要是髋关节的柔韧性)等。
另外,每年做一到两次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的潜在健康隐患,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