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司法考试考几次,改革前司法考试上午考哪几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2-12-01 16:17:13

(注:图为各科目历年真题考察的新知识点平均占比,所谓新知识点也就是当年考察了,但是前X年并未考察,比如刑法前3年考察新知识点的概率平均为0.41,也就是说今年刑法考察的所有知识点中有41%的知识点并未出现在前3年的真题中,依次类推刑法前7年考察新知识点的概率为0.2,也就是说今年刑法考察的所有知识点中有20%是未出现在前7年的真题中)

改革后司法考试考几次,改革前司法考试上午考哪几科(17)

(注:覆盖率=1-考察新知识点占比,刑法前7年考察新知识点的概率为20%,也就是说如果复习了前7年的真题,则覆盖了今年刑法考试所有知识点的80%)

由上图可知,刑法、商法和民诉这三个科目,在前7年的真题考察中新知识点占比是比较低的,所以这三个科目每年考察的知识点是比较固定的,属于重者恒重。这也是由于这三个科目更偏理解,即使考到相同的知识点,也不一定能做对题,所以这三科需要好好研究前7年真题相关的知识点,只有理解到位了才能做对题。

而民法、刑诉、行政法这三个科目在前7年真题考察中,新知识点占比就比较高了,主要也是由于立法的修改,2015年新的行政诉讼法、刑诉18年开始改,民法2020年出台民法典,出台民法典之前爱考一些九民纪要、实践中新的裁判规则如让与担保,但民法典和配套司法解释出台后,这些基本都融入进去了。


2、真题难度系数分析

改革后司法考试考几次,改革前司法考试上午考哪几科(18)

(注:得分率为试卷获得分数与总分数的比例,得分率越低说明拿到的分数越少,题目越难;觉晓后台每年有20-30万考生在练习案例,用的是一个AI批改模型,因此得分率是相对准确的)

整体来说,改革过后主观题考试变难了。改革前,得分率围绕在0.6波动,改革后,得分率在0.5左右波动,整体还是比较稳定,变化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刑法和民法综合大案例难度增高,商法、行政、刑诉变化不大。

另外,也有某个科目某一年的题明显偏难的情况,但不会那一年所有科目都偏难,一个科目难,其他科目就会偏简单,整体综合难度系数是稳定的。当然,如果是有短板的考生,运气又不好,就有可能出现:复习很好的科目遇到了考的很难的题,而复习不好的科目反而是很简单的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大家不要放弃某一个科目,至少把这个科目核心考点,历年考过的掌握。


3、结论

法考只是一个及格考试,每年知识点分布、难度比例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所以大家应该把知识点区分对待,不要雨露均沾,除非你时间多、基础好。

首先,对于AB类核心考点,理解上要走2轮,确保理解没问题,而其他CDE类考点可以过一下法条,熟悉即可。

其次,近7年考过的知识点和真题都要全面掌握,不仅仅是“做过、学过”,而是要“学好、练够”,确保考到了迅速答完不丢分。同时,多关注一些立法重大修改,但还没有考的知识点,针对这些知识点做点模拟题。

然后,法条要好好弄,确保考到偏的,我能大概知道位置,留够时间翻法条,偏的知识点很多,全部高标准掌握没必要,靠法条即可。

最后,不能放弃一个科目,如果实在来不及,也至少把这个科目的核心知识点 法条弄了,然后做一下近7年真题

第三部分:觉晓主观题二战用户数据分析

影响二战主观题通过率的因素

哪些因素会影响你过线?客观题基础?听课时长?案例做题量?得分率?

这些因素需要达到什么标准,过线才比较稳?低于多少就很悬?有没有量化的目标?

1、数据样本

觉晓随机抽取了部分2021年主观题二战内部班学生数据(不含主客一体考生的),共7790份,统计了他们的分数情况,由于是内部班的学生,我们实时记录了他们全程的学习数据,把过线的考生和未过线的考生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强调:由于觉晓内部班几乎都是在职考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足4小时,因此下面数据样本都是在职考生的

改革后司法考试考几次,改革前司法考试上午考哪几科(19)

改革后司法考试考几次,改革前司法考试上午考哪几科(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