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班管理,无疑是治班妙招,但全面推行尚待商榷
- 点击右上角,关注【马老师的教育空间】,交流更多教育的话题
- 本文字数1872字,阅读全文需要6分钟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深入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以《“双增”促“双减”!蓬江教师“入班办公”,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为题,报道了该区里仁小学班主任“入班办公”的创新举措,引发了网民,尤其是一线老师的热烈讨论。
部分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入班办公”,操作起来就是在部分教室后排设置两个格子间,要求正副班主任在教室里开展一天的工作。说是创新,其实早已有之,早年一线老师们俗称“坐班”“蹲班”等,常见于老师们新接手一个班,或治理乱班、难班的管理方式,且低年级老师较为常用。
如果仅从学校教育管理角度来看,“入班办公”无疑是精细化管理中的上乘精品。小学生天性好动,尤其是在当下快乐教育、释放天性至上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熊孩子”越来越多,体现在校园内,所带来的安全压力远大于教学质量,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少出掉牙齿、摔胳膊的“小”事。校园安全无小事,是管理者悬在脑门上的长鸣警钟。
坐班前后可能出现的强烈反差
于是,“入班办公”成为了“严防死守”的代名词,其主打产品是加强了班级常规管理,学生安全得到了保障;“老虎”坐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师生距离拉近,彼此的沟通增多了,教学生态得以改善,成就了学校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如新闻中所说,“一张办公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你真以为同一个教室里,前有娃娃们童声稚语、热闹活泼地上着课,后面老师们能认真专注地备着课吗?你真不知道老师们从早到晚面对着孩子们也会心生烦躁、心里抓狂、心理“变态”吗?你真不担心长期施行无死角的全方位管理,学生出现“随时窥视、如芒在背、熟视无睹”的心理变化吗?
更有深层次思考的是,“班主任‘入班办公’,管理学生无死角,是教育的进步还是倒退?”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教育教学容不得试错,每一次改革都需要慎之又慎。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校园安全很重要,课堂质量要提高,师生沟通有必要,诸如“入班办公”这样的举措又有利有弊,学校要如何开展工作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结在于将“入班办公”作为一种管理尝试推荐给老师选择使用,而不是作为一种管理制度进行工作推广。
1.班主任有管理班级的统筹思考班主任之所以不愿做班主任,原因不仅在于待遇偏低、活多心累,还在于外在的干预太多,缺少自主权,少有成就感。学校要选拔优秀的老师担任正、副班主任,要信任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给予班主任更多的管班信心。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会有历练多年的治班经验,有着不断成熟完善的管理妙招。这其中也包括但不限于“坐班”管理,因为老师们都知道,低年级班主任接班,或新接手一个不熟悉的班级,往往会通过“坐班”管理一段时间,一是为了尽快熟悉班情,摸清每一个娃娃的学情;二是为了“紧开头、松后头”,一下子抓紧开学初的纪律、卫生、礼仪、作业等习惯养成,有利于后期班级管理可以轻松自如,同时又不至于管得过紧、过死。
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小学生有拔节成长的个性需求学校的流水线上流动着的是活蹦乱跳的孩子,都有着迥然不同的个性,施行“入班办公”肯定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皮猴们”也不傻,一段时间后会琢磨、适应这种有“大王”在的学校生活,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是一部分孩子适应性极强,一开始小心谨慎、如坐针毡,慢慢地发现原来老师坐在后面不是在注意自己,于是开小差、做小动作变得隐秘;二是一部分孩子原本就内向不多话,心生畏惧的班主任在“看”着,从早到晚不敢多说一句话,严重点的有尿不敢去厕所,有错不敢问老师,又缺少与同伴的交流,整天以坐在座位上看书、写作业居多,性格更趋内向。
3.教育要有开枝散叶的发展情怀推行“入班办公”,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社会教育环境干预、逼迫的无奈。在学校已经成为安全“无限责任公司”的时候,学生跌不起、摔不起、磕不起,学校说不清、道不明,也赔不起、担不起,才会有准点开校门、写安全记录、坐班管理等尴尬举措。一所学校推行一种新的管理制度,绝不会无缘无故,一定是基于出现的普遍问题。里仁小学选择一、三年级推行“入班办公”,自有学校的出发点与合理性,但如果各年级、各班级全部推行,或是由一所学校推行到全省、全国所有学校,又是否合适呢?我想,学校教育发展这么多年,没有强硬推行某一种管理方法,就足以说明大家早已经意识到教育有着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认识到了教育该有的开枝散叶的发展情怀了吧。
- 我是【马老师的教育空间】,点击【关注】,交流更多教育的话题
- 欢迎阅读专栏文章,文末留言,或私信,将得到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