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于7月20日在加州的家中上吊自*,年仅41岁。据了解,7月20日也是查斯特·贝宁顿的好友克里斯·科内尔的生日,而克里斯·科内尔于今年5月自缢身亡,终年52岁。查斯特·贝宁顿自*的消息一传出,他的亲友和歌迷都感到震惊和心痛。不知何时,自*就像病毒一般蔓延开展,不仅是娱乐圈,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自*事件也频频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布首份预防自*报告时称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自*被指为当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预防自*刻不容缓。对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潘集阳教授,曾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讨论过关于自*的问题,希望能给广大受众提个醒,能及时发现并阻止自*行为的发生。
怎么预防自*行为的出现?
潘集阳教授表示,自*行为是在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消长的影响下,个人素质和应激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心理、社会和生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行为。影响自*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自*的治疗和预防也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动员社会各阶层共同识别、评定那些自*的高危人群,纠正对自*者的偏见和错误认识,提高全民心理素质,对自*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加强农药、精神药品、武器等管理是预防自*的重要环节。
自*的一般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发现自*迹象,纠正对自*的错误认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自*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的专门机构等。潘集阳教授提醒,我们日常应多关注身边亲友的举动,一旦发现异常的现象应及时干预,尽可能将自*行为扼*在摇篮里面。
如何发现自*行为?自*行为有什么征兆?
潘集阳教授表示,实施自*行为前常常会有迹象,通过对这些迹象的了解,可以及早发现自*行为,并及早进行预防。自*行为的迹象有以下几点:
1、向亲友、同事或医务人员询问,或在个人日记中发现消极、悲观情绪或自*意愿。
2、与朋友讨论自*方法,或购买可用于自*的毒物、药物、刀具,或常在江河、悬崖、高楼徘徊等,提示可能已有自*计划。
3、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患者突然不愿接受医学干预,或突然表现情绪好转,与亲人交代家庭今后的安排和打算。
4、突然无缘无故地与人诀别,或将平时珍视的物品送人; 精神病患者中有自责自罪、虚无妄想或存在带有生与死内容的幻听,有抑郁情绪的患者,情绪出现突然的“好转”等。
如何阻止自*行为?自*行为如何治疗?
潘集阳教授表示,自*行为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包括对自*高危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自*未遂者在综合医院救治时心理干预以及自*死亡亲人的心理指导。
2、抗抑郁药治疗:自*观念、自*行为是抑郁的组成部分。抑郁症患者的自*率极高,因此,对自*者进行抗抑郁药物只来说有效的措施之一。这些药物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等。其他新型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文拉法辛等。
3、心理稳定药物:锂盐除保护抑郁症患者不再发作外,可通过加强中枢5-HT功能,对自*者发挥有益的作用。
4、电休克治疗:抗自*效应明显,3-5次电休克治疗后即可改善精神病患者的自*行为。
5、抗精神病药物:精神病患者是自*的高危人群,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不仅有助于降低自*的风险,而且对精神病患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