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墨丹青屈吴山
天山飞雪度,言是落花朝。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这是唐代诗人董思恭在《咏雪》中对天山飞雪的唯美描述。
一场大雪过后,登上屈吴山巅,极目远望,千峰万岭间尽是一片琼枝玉叶、银装素裹的世界,粉光玉彻中远近诸山闪耀着连接不断的银光,玲珑剔透里描绘出一幅清新淡雅的丹青盛景和淋漓洒脱的山水泼墨画,让人感受到人在水墨画中立,心在无声境中行的世外胜境里另外一种超凡脱俗的神圣不停地在大自然中回荡。
山河雪漫舞娇姿,素装淡裹绣锦图。屈吴山为祁连山东延余脉,旧志谓“六盘山回顾西北,迤逦而来,界靖、海、会三县”,“以相传屈、吴二姓所居,故名”。主峰南沟大顶,海拔2858米,为平川区最高峰。山间自然风光优美,岩壑间多清泉流水,素有百泉之称,水质甘淳甜润,可谓酿酒良源,山间林木遍布,生长天然乔木50多样,栖息野生脊椎动物80余种,其间《屈吴春嶂》被列为平川八景之一。
落雪千片情如诗,诗中美景意如画。屈吴山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唐贞观十九年,三藏法师玄奘取经归来,在水坝滩驻锡建殿,清龙门派名道士刘一明曾在山中养性修真,主要著述《西游记解》即在山中开始撰写。整座山层峦迭嶂、山势雄伟,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李宪败夏兵处即在山下,甘肃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武装-—靖远兵暴的第一次战斗也在屈吴山麓打响,红色基因由此延续成长。
赏,雪落倾城。品,意境隽永。看,时光静美。叹,流年暗换。望穿千年的尘埃,在云水禅心的淡雅心境中,凝眸,远眺,屈吴山如同一双泛着银光的芊芊玉手,高捧一壶天地精酿的琼浆玉液,在惬意欣然的微笑中一路走来,留给世人一幅醉美的史书画卷,在臆断天涯路的悠然与静谧中,绽放出一簇簇暗香盈袖的明澈与芬芳,让你静静欣赏岁月华年的沁心安然和史话深处的历久弥新。(文/张文科,图/马军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