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新化县洋溪镇的文昌阁和万人坑了,在新化的洋溪镇洋溪河畔,这里不仅仅有文昌阁和万人坑,还有一所高中-新化五中。为什么万人坑与文昌阁、新化五中会在一个地方 ?
别急,请往下看。
先说说,什么是文昌阁,我们一般认为,文昌塔暗示作用同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商界掌管文章之神,因此在很多书院中除了会供奉孔子之外还会供奉文昌帝君,尤其是一些文职人员。文昌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旺文。古人非常重视文昌,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在我国有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文昌塔,而新化县洋溪镇就是之一了,因此这也就不难理解,这里为何会有一所新化五中了。
洋溪镇距新化县城约十余公里,有数百年历史的文昌阁就矗立在这个镇上,也就是现在的新化五中的校园里。文昌阁其前身为文昌课社,为科举时代课士之所,办学历史甚至可溯至明宏治、嘉靖年(1522-1566)间 ,距今近500年,为当地会文、讲学之地,初名为回澜公所.
文昌阁是一片以青砖黑瓦为特色的古建筑群,其中乾隆年间(1786年,距今234年)修建的文昌塔为代表,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仅与洋溪古镇隔着一条洋溪河,很近。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阁有三层八角,角上嵌石舫、风铃,阁顶为颜色瓷宝鼎。可见当年的鼎盛,亦见后代有心人的珍惜和保护。
文昌阁历经两百余年的变迁,校址越变越大,渐次成了今天的新化县第五中学,而我们现在看文昌阁一定要经过五中的校门,文昌阁保护完好,常常一把锁锁着大门,院中部分阁楼仍作为新化五中宿舍使用。
罗元鲲,罗湘遒、袁吉六(新中国第一代领袖的老师)相继在新化五中教书育人,邹曼之、杨冠陆、刘立人等一大批学者、名流任教。重教崇文的洋溪人为后来的商海、特色小镇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距离文昌阁不过500米处就是“万人坑”,“万人坑”在龙潭湾村境内,旁边有农舍,房屋和坟很近。
龙潭湾村是一个自然村,村内有文昌阁,村外隔溪是洋溪古镇,洋溪不论在哪个年代都不闭塞,此处是交通要塞。1945年日军暴行时,龙潭湾村等地大片森林被烧毁,找一个远离村舍之地掩埋尸骨,本应不难。一般来说,从哪种角度看“万人坑”都不应当掩埋在村舍中及文昌阁附近。
也许,1945年时期土地私有制,龙潭湾村土地皆有主,自然谁都不愿意自家土地被占用,而“万人坑”之土正好是公地,文昌阁文风鼎盛,只有鼎盛文风才能压住邪恶及慰藉冤魂。也许已没有也许!
当年决策修建“万人坑”的人早已作古,历史也没留下可信文献,历史之谜由此形成了!
而万人坑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1945年4月27日日军进入洋溪,在洋溪境内持续43天,烧*抢掠,无所不为。*害洋溪居民792人,致伤致残232人,大片森林被烧毁。交战双方伤亡惨重,无人收尸。
战后清理,共收尸骨3461具,集中埋在龙潭湾境内的—个大土坑内,人称此堆为“万人堆”,是县级保护文物。这是日本侵略者在洋溪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铁证。
说法二:战斗胜利后,当地幸存的村民与自卫队员,见老百姓尸体漫山遍野,腐烂发臭,不忍目睹,便在现在的洋溪五中附近,挖了一个大土坑,将还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全部搬来,埋进坑里。出于人道主义,他们将尚未腐烂的鬼子尸体,也拖来一起埋了进去。就这样1.1万具尸体被掩埋在坑里,后人称之为“万人堆”。
现在普遍认可第二种说法。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文昌阁、新化五中、万人坑为何会在一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