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
汉字作为古老文字,对我们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局限,也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外文来调和,取长补短,中西合璧。
10、为什么是英语?
世界上那么多语言,除中文和半个日文,其他所有语言对应的文字,都是源自腓尼基文的字母拼读文字,为何偏偏要优先学英语呢?
一般人解释是,英语全球普及率最高,已成为广泛认可的世界通用语,你前往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际机场,都能看到本国文字和英文标识。
即使在国内,到处都能看到中英文对照的路牌和店招,很多英语单词和缩写,早已融入日常生活,如iPhone、iPad、CPU、CEO、Excel……用英文反而更易理解。
我们要继续改革开放,推动全球化进程,加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要我们在各个领域,更多对外交流。
因此学习英语,就像学习母语和数学一样,是学生时代知识储备库里必不可少的核心知识,而非可选知识。
这理由,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都没问题。
但今天,不一定站得住脚。
如果英语只是一种交流工具,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实时翻译的精准度越来越高,只要内存足够大,算法足够快,连口音和方言都能轻松识别,这是今天科技业正在发生的革命。
如果未来跨语言交流不再困难,为何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专门学习外语呢?
这就要回到我上面说的问题。
语文的下限,是交流工具。
语文的上限,是everything。
作为外语,英语的上限,是理解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人,脑回路到底是怎么想问题的,进而理解,西方世界的历史和文化,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特别是要理解,为什么是西方带领人类开启工业文明,进入现代社会,且持续领先至今?他们强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气不打一处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为啥非要学西方文化?他们的学生为啥不必修中文呢?这不就是崇洋媚外,数典忘祖吗!?不怕被忽悠瘸吗!?
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鲁迅们早发现了,关键不是学器物,也不只是学制度,而是学背后的文化,或者说脑回路。
不去深入学习更先进的文明形态,你怎么师夷长技,怎么伟大复兴?
一边继承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一边学习西方人的语文,借此深入理解西方文化精华,进而取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中国想要真正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绕不开的必经之路。
近代中国被打了100多年,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懂吗?
11、现代英语的包容性
英语成为实质上的世界通用语,不是谁的命令或哪条国际法的规定,而是各语言背后的母国,在过去500年全球化竞争中自发形成的。
这种强大的竞争力,在20世纪前,主要来自英国,20世纪以来,主要来自美国。
在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的道路上,先后有三个强敌,西班牙、荷兰、法国。
为什么英国能击败他们,和为什么英语比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更容易学,也有内在联系。
(荷兰语和奥地利语一样,可近似理解为“乡下德语”)
西班牙语、德语、法语都是有世界性影响力的语言,三者的学习难度,都大于英语。
主要难在语法和发音上。
严谨的德国人创立了同样严谨的德语,特别难在复杂的语法(词性)上,名词除了分阴性和阳性,还有中性。
奔放的西班牙人创立了同样奔放的西班牙语,语法系统没那么完善,另外还有难学的大舌头音。
法国一边连着冰冷的北海,一边连着温暖的地中海,法语也介于两者之间,语法没德语难,发音没西班牙语难,但相比英语,无论语法还是发音,都更难一些。
英语为啥相对简单呢?
因为英格兰自古相对落后。
如果把罗马对标汉唐,欧陆看成中国,英格兰就像日本。
今天日本面积37万平方公里,英国只有24万平方公里,最核心的英格兰才13万平方公里,就福建那么大。
英格兰本就是一个既没区位优势,也没资源禀赋的蛮夷小岛。
罗马帝国*伐四方,最后才想起英格兰。
继承西罗马衣钵的查理曼帝国解体后,形成了今天法德意三个欧洲最主要民族国家的雏形,也没你岛国什么事。
后来英格兰还被维京人占领了一段时间。
英法百年战争,也以英格兰失败收场,英格兰势力从此退出欧陆。
元气还没恢复,又打了一场消耗巨大的内战(红白玫瑰战争)。
到大航海早期,还是国力太弱,伊丽莎白女王只能以国家名义,授权海盗德雷克去抢西班牙商船。
所以英格兰古代史,就是各种憋屈倒霉被无视。
也正是这种落后,让英格兰人知耻后勇,更善于向欧陆学习。
加上岛国天然有更开阔的视野,敢于放开手脚,自由冒险,学西班牙,学荷兰,学法国,最后屌丝逆袭,成就霸业。
语言的学习也一样。
就像日本吸收学习先进的汉字,知道自己落后的英格兰人,也大量吸收学习法语。
英语虽属日耳曼语系,但有大量法语词汇,且高级词几乎都来自法语。
但英式英语也有让人头痛的地方,就是不规则发音。
和欧陆一样,古代英国也是封建社会,贵族都能世袭,农民无力逆袭,屁民没条件接受良好教育,会读书写字的多是贵族。
贵族为突出身份显贵,刻意提高文字学习难度。
比如dance,按常规英语语法,应该读dan s
但英式英语一定要用不规则发音,读dang s。
就像俄国宫廷长期讲法语,那可是欧洲文明最高贵的存在,底层屁民才讲粗鄙的俄语呢~
孔乙己喜欢显摆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也一个道理。
最早去新大陆的英国人,都是在老家混不咋地的,大老粗没文化,才不管你这套虚的,怎么方便怎么来,所以实用主义哲学后来在美国蔚然成风。
美式英语发音就规则很多,更易学习,且更加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所以我认为,以美式英语为代表的现代英语,不仅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更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化繁为简,自由平等,开放包容。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去澳洲留学,学了一口英不英美不美的土澳口音,被人笑话。
多虑了。
今天全世界都受最强势的美国流行文化影响,加上澳洲每年都有大量学美音的新移民,今天很多澳洲年轻人也能讲一口美音,上了年纪的澳洲土著才有比较明显的土澳口音。
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英语早就不是英国或美国一家的语言,我讲一口咖喱味英语,你讲一口芥末味英语,他讲一口桑巴味英语,又如何?能互相听懂就行,谁都别端着,谁都没资格歧视别人的口音。
别扯什么我要学一口“纯正地道的英语”,今天的世界,不存在这种东西。
说到底,还是那句最朴素的道理——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凡自以为牛逼的,看不上别人的,故步自封的,必会落后。
反之,心态开放,平等待人,总能取长补短,自我更新的,才能永远不落下风。
12、给孩子更多可能性
世界上不存在“纯正地道的英语”,同样不存在“纯正地道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二胡和琵琶。
不好意思,都是从丝绸之路传过来的舶来品,不是波斯人就是印度人发明的。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旗袍,本是旗人女子服饰,民国时代改良后,成了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美的民族服装。
还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可独步全球的美食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都是丝路传来的。
张小泉刀背不能拍的黄瓜,丝路传来的。
北方人拍黄瓜一定要放的蒜,丝路传来的。
番茄、土豆、玉米、辣椒……全是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
没有辣椒的传入,哪有无辣不欢的川菜?
哪怕今天吃的大米饭,也是越南传来的。
中医说要冬令进补,冬天滋补的胡桃、芝麻,丝路传来的。
中医还说夏天要多喝清凉降火的绿豆汤,还是丝路传来的。
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把酒问青天的,是黄酒,今天只在江浙一带还比较流行,全国通行的是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
白酒谁发明的?
阿拉伯人。
然后被蒙古人引入中原。
甚至连今天中国人觉得最能代表中华文化讲究和谐团圆的圆桌合餐制,也是蒙古人南下后带来的习俗。
在唐宋,我们没有圆桌文化,和今天吃日料一样,是精致的分餐制,甚至我们吃茶的主要方法也是今天日本人最喜欢的抹茶,而非泡茶。
但那又如何?
白酒是阿拉伯人发明,被蒙古人强行灌输给汉人的,茅台就不是中国特产,不能代表中国酒文化了?
因为圆桌合餐制是蒙古人带来的习俗,我们就一定要退回唐宋的分餐制?
索性直接退回汉代,坐地上吃饭吧,那才是“最纯正的汉人”~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正如没有一种语言有永恒不变的标准口音,没有一种文明能关起门来闷头睡觉,还能一直不落后。
中华民族历史上为什么能留下那么多灿烂辉煌的成就?
是我们觉得自己超牛逼,不需要对外交流,学习其他文明的成果吗?
不,我们最强大的汉唐盛世,恰恰是打通丝绸之路,积极与外界交流的时候。
尤其是古代文明最高峰的大唐,不正因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才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超级大帝国吗?
反之,到了明清,帝国运作机制日趋僵化,开眼看世界的兴趣越来越小,妄自尊大,故步自封,最后当然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真正的智者都一样,主张自由平等,开放包容。
真正的愚者也一样,总是刚愎自用,夜郎自大。
或许你从小看到学英语就头痛,或许你工作中从不需要用英语,但如果你有孩子,希望他长大后比你更聪慧,更有见识,过上比你更富足的美好生活,但愿通过这篇文章,有助于你从更高层次理解学英语的作用,督促他学好英语,长大后报效祖国。